【本報台中訊】中部水荒,不少人習慣開車到山區汲取山泉水返家飲用,但有人喝下山泉水後,隔天開始出現腹痛、腹瀉、發燒等症狀,赴醫檢查才發現為阿米巴性痢疾併肝膿瘍所致,經抗生素治療約二個月才痊癒。醫師提醒,山泉水務必煮沸後才能飲用,以免發生嚴重併發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陳政國說,山泉水因富含礦物質,喝起來甘甜,許多民眾至山區口渴時也不禁掬一把山泉水解渴。一名患者長途登山,回程時口渴且疲憊,便直接生飲山泉水,到家後立刻腹瀉、高燒不退,竟是感染阿米巴原蟲,經由抗生素治療才痊癒。
他說,由於山泉水微生物偏多,且可能遭受動物排泄物汙染,常見為志賀氏菌、大腸桿菌、鉤端螺旋體菌、阿米巴原蟲等菌種,會使患者出現腹瀉、嘔吐、發燒、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嚴重時更可能造成血便、肝膿瘍、腎衰竭、敗血症等,不可不慎。
陳政國說,腸道寄生蟲感染途徑主要為經口食入,如生吃、生飲、飯前便後不洗手等行為,都可能接觸到蟲卵而經口食入。也曾遇過患者在山區剝橘子前,用山泉水洗手,不慎吃下鉤狀螺旋體菌,返家後出現發燒、手腳無力、眼結膜充血、血尿等症狀,最後變為肝腎衰竭,經緊急洗腎、輸血才搶回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