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事故遊覽車座椅 少2顆螺絲

 |2021.03.26
2359觀看次
字級
運安會昨發布事故調查期中安全通告。圖為大客車座椅。 圖/邱德祥

【本報台北訊】蘇花公路日前發生遊覽車撞山壁意外,造成六死、三十九傷,部分乘客卻被連人帶椅拋飛。運安會主委楊宏智前天指車體結構有系統性問題後,昨再點名,一般靠窗邊的椅子理應以四根釘子深鎖,事故遊覽車卻只有兩根,另兩根竟用U型夾「夾」在車窗薄板上。

這是否意味少了兩根應鎖在車底的螺絲?楊宏智表示「可以這麼講」。他強調,會發生問題就是用夾住的方式,認為座椅和車體間的SOP未被關注。

運安會昨已進一步發布事故調查期中安全通告,指現行車輛安全檢測基準,僅測試乘客座椅結構強度及單一椅背可否吸收緩衝車輛碰撞能量,有關實際座椅與車身固定方式,無明確規範;另大客車乘客座椅改裝後,亦缺乏標準檢查程序及規定,建議交通部及所屬機關,應立即全面檢視遊覽車及國道客運車輛的乘客座椅安裝及固定方式。

運安會還說,除蘇花公路事故,包括二○一八年九月的台62線遊覽車事故、去年陽明山遊覽車事故,都應優先檢視事故同型車輛。

製車材質方式

無硬性規定

楊宏智說,一般來說,遊覽車座椅正常的固定方式,都是在車體上打孔,然後用比較長的螺絲穿過去,在裡面再鎖上螺帽,且還有一定磅數規定;但類似車禍乘客會被甩出去的,都是靠窗邊的座位,因靠走道的沒問題,都直接釘打四根釘子鎖住,但靠窗邊只有兩根,另兩根卻用U型夾「夾住」,直接夾在車窗薄板上,薄板焊接在車子上。

不過,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執行長周維果說,法規不會硬性規定用什麼方式、什麼材質去「製車」,只會規定要符合一定強度,全世界法規皆如此;以遊覽車座椅的規定,就是必須符合七百牛頓力的推拉力強度規定。

至於每年一次的驗車是否會發現強度下降?周維果直言,目前遊覽車製程都是由座椅廠商、車體廠商討論選用什麼樣的座椅、怎麼固定,然後送去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測試,合格後就可用同樣方式安裝在所有車輛上,但確實無法在每年定檢時做強度測試,因強度測試是破壞性的。

周維果說,交通部已請車安中心研究,看看法規是否有哪些可再強化。

召回718輛

清明前檢查完

交通部長林佳龍前天已下令,要求召回名盛實業公司產製的同款蘇花公路事故車,共七百一十八輛,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強調,將在清明連假前做好檢查工作。另希望車安中心就兩面向檢視,一是檢討二○○八年起試用大客車結構安全檢測基準本身,二是檢視有無按照基準施工,並承諾兩個月提出進度報告。

中華民國遊覽車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林建宏抱怨,大家也是相信政府的,購買取得國家核發合格證明的車輛,現在不同單位說有問題,全台有一萬多輛遊覽車,不要說業者生意受影響,司機生計也可能出問題,政府根本就是失信於民,即使要召回,是不是也要有些配套措施,相信政府會好好處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