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全球今年有望生產120億劑新冠疫苗,以供每個國家70%的人口接種。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的最新報告指出,預計今年底前將能生產足夠的新冠病毒疫苗,以供每個國家70%的人口接種,若這些疫苗被公平分配,應能比預期更快終結疫情。
該報告指出,但大部分疫苗都已供富裕國家使用,且由於意想不到的延誤,包括原料短缺等,今年疫苗生產的實際數量可能會低於預期。
這份於22日發布的報告分析了疫苗製造商的公開數據並指出,危險的變種病毒株恐會導致對加強針的需求,此舉也將限制全球供應。
分析顯示,製造商估計他們光是今年就會生產約120億劑新冠疫苗,而對產能的投資預計將導致未來幾個月的供應量大增。
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全球今年有望生產120億劑新冠疫苗,以供每個國家70%的人口接種。圖╱新華社
數據分析公司Airfinity指出,今年前4個月內,全球已生產近10億劑疫苗,但預計到今年底前,全球將增加生產到至少94億劑。
杜克大學研究人員說:「如果製造商能夠在今年內實現生產120億劑疫苗的目標,且這些劑量在全球人口中被公平購買和分配,我們將在今年滿足全世界大部分需求」。
但他們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大變數,由於原料和包裝材料短缺已導致生產延誤,而政府對重要材料實施出口禁令可能會加劇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