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師邱廷上(右)、居家護理師郭美伶(左),每月安排兩次到宅巡診,走入患者家中幫老人家看牙、洗牙。圖/劉星君
【本報屏東訊】「我們來幫牙齒洗澡!」六十一歲牙醫師邱廷上耐心地對躺在病床上、因車禍全癱的「小意」說,「加油!妳很棒」;小意多年來因行動不便無法踏出家門,邱廷上說:「病人出不了門,就換我們走進來。」
屏東縣「麟洛牙醫診所」牙醫師邱廷上與兒子邱筠太,被病患暱稱「大邱」醫師、「小邱」醫師。四年前父子檔醫師與護理師郭美伶,展開到宅牙醫醫療服務,每月安排兩天到宅看診。
搬著三十公斤重的空壓機,邱廷上緩慢爬上階梯走進病患家中;牙醫助理曾慧萍則忙著架設複雜的牙科看診器具,他們克服空間限制,讓無法走出家門的患者,也能享有牙醫到宅服務。
「牙齒多咀嚼可刺激腦部運動,延緩失智。」邱廷上說,有些患者生病後,因行動不便,沒再看過牙醫,也沒有洗過牙。頭一兩次潔牙比較辛苦,要將牙結石清除、洗淨,並向病患和家屬說明如何保護牙齒,之後每兩個月或半年來一次,追蹤牙齒健康狀況。
到宅牙醫需克服環境限制,患者有的只能躺在床上、有人坐輪椅,有的房間狹小、僅容旋身,也有直接在客廳看診;有些患者身上插著鼻胃管,必須跪著幫患者洗牙、或是腰彎到不能再彎,就是為了看清楚病床上患者的牙齒。
「從父親身上學到耐心與包容。」三十二歲的邱筠太受父親身教影響,走出有冷氣的舒適診間,與父親輪流出診。「希望有更多牙醫師加入。」邱廷上說,每月兩次到宅巡診,一個上午只能安排三到四人,每月服務約八人次,但屏東縣初估有數千人需要到宅醫療,願意下鄉到宅看診的醫師真的太少。
護理師助弱勢 推廣潔牙觀念
四十八歲居家護理師郭美伶是「牙醫師全國聯合會」身心障礙者口腔衛生指導講師,她致力推動潔牙觀念,曾遇過腦麻患者從沒洗過牙,到宅巡診時,洗出來的牙結石猶如一顆臼齒,深感震撼。她也巡迴各身障機構,教導居服員如何幫院生正確潔牙。
郭美伶說,幫患者刷牙、讓長輩願意張開嘴巴,都須慢慢引導。到宅巡診時,她發現許多照顧者往往因害怕或嫌麻煩,面對長輩、身障者,會不知或不願協助他們刷牙。她曾遇到一名腦性麻痺患者,對方看牙時痙攣發作,反射性咬嘴唇,醫師發現虎牙太尖銳,後來徵得家屬同意,將虎牙磨平,嘴唇傷口才好轉。
郭美伶表示,從事長照過程中,看到更多弱勢家庭的需求,因此成立奇美長期照護推廣協會,募集資源幫助弱勢,也展開到宅巡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