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國大陸三月對台灣下鳳梨禁令,至今沒有轉圜跡象,外界擔心「全民吃鳳梨」熱潮無法延續,未來禁令若變常態,將導致國內鳳梨產銷失衡。農糧署長胡忠一昨表示,已跟台糖溝通原本三百三十八公頃種植鳳梨的農地將推動減種,也會輔導農民從台農十七號金鑽鳳梨轉種台農二十三號,避免鳳梨集中在六月前收成,可分散產季避免風險。
今年約有四萬多公噸鳳梨外銷大陸受阻,雖然透過鼓勵內銷、擴大出口到日本暫時度過難關,但無法確保明年以後不會碰到同樣問題。胡忠一表示,鳳梨種植期約要一年半才能收成,現在已經種下去的較沒辦法調整,除非咬著牙耕鋤否則只能減量,最近盤點確認台糖目前有三百三十八公頃是種植鳳梨,未來不能再繼續種,每一公頃大概生產四十五公噸,換算總計約有一萬五千多公噸,因此台糖減種部分將占外銷大陸總量將近三分之一;台糖鳳梨減種的過渡期約要三年,其中部分種植面積今年就會結束生產。
胡忠一說,也會推動農民從台農十七號改種台農二十三號,因為台農二十三號產期為五月到十一月,可以讓鳳梨產期不要集中在六月以前,否則產量一下太多會處理不來,如果鳳梨產期可以拉長、分散,也可以出口到更多國家,最近已經在辦理座談會加強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