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將在三月十七日召開今年第一次電價費率審議會,過去電價已經「連五凍」、從二○一八年下半年起就沒有調整過,這次電價很可能持續凍漲。
近期藻礁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爭議未歇,加上去年台電有超額盈餘,應可挹注電價穩定準備金,這次電價很可能續寫「連六凍」紀錄。
天然氣相挺
抗漲有本錢
台灣電價自從二○一八年上半年調整為每度二點六二五三元後,至今未調整。十七日召開的電價費率審議會,凍漲紀錄會不會再延續?其實中油早就掛上「風向球」。三月天然氣價格是指標,即使中油都坦言「國際原油及液化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揚」,仍決定凍漲;天然氣是台電燃料成本中花費最高的項目,中油若能相挺,讓台電降低燃料成本,台電因電價凍漲而造成的虧損也能減少。
另外,電價穩定準備金雖然僅餘一百零六點八三億元,但去年受疫情影響,原物料跌價,台電僅因電價凍漲減少約二十五億元營收,而且根據台電二○二○年自編決算書,去年淨利三百五十八點五億元,有機會提撥部分作為電價穩定準備金,也就是說,現階段還算「有本錢」能繼續凍漲。
據相關法規,電價按公式每半年檢討ㄧ次,原則為四月及十月進行調整,因此電價費率審議會在每年三月中與九月中召開;同時設定漲幅上限,半年調幅不超過百分之三;全年累計調幅不超過百分之六。
穩定準備金
預約大進補
電價費率審議會委員共十五至十七人,由學者專家、工商與消費者團體代表及相關機構代表組成,目前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擔任召集人,其任務為審議公用售電業與輸配電業的各項費率,以及公用售電業「年度決算調整後稅後盈餘超過合理利潤數」,也就是電價穩定準備金要補貼台電多少,或是台電前一年度盈餘要撥多少到電價穩定準備金。
台電計算電價的公式為,購電成本、輸配電支出、售電服務費用的總和,再加上合理利潤,除以售電電數。而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就台電算出的電價方案進行審議,考慮層面包括國際原物料價格趨勢、國內民生經濟及物價等。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去年原物料跌價,二○二○年兩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台電提出的建議調整幅度分別為漲百分之一點八三與零點一八,據台電計算,去年因電價費率而虧損二十五點一二億元,不過台電全年淨利高達三百五十八點四九億元,若電價費率審議會中決議要將大筆盈餘撥至電價穩定準備金,對僅剩一百零六點八三億元的電價穩定準備金來說,將是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