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區一期稻作停灌,嘉義縣許多輪作區農民為生計照樣插秧,啟動水井抽地下水。圖╱魯永明
【本報綜合報導】旱象水情嚴峻,嘉南區一期稻作停灌,但許多輪作區農民為不讓農田荒廢,且看好穀價會漲,插秧種雜糧,猛抽地下水,或裝馬達拉水管汲取溪水,甚至冒著被取締風險花錢鑿井。
受嘉縣府委託調查高鐵沿線地下水管制區的成大水工試驗所研究員朱木壽說,「地下水透支了」,去年無颱風,地下水未補注,農民為耕作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恐加遽,還恐威脅高鐵行車安全,建議行政院未雨綢繆,規畫農業用水及計畫生產作物,避免下陷。
預期糧價漲
拚命抽井水種稻
嘉縣逾八千公頃農田,但有逾萬公頃輪作區,主要稻區太保、民雄等鄉鎮市大部分停灌,每公頃領九點三萬元。有農民認為休耕領每分地四千五百元補貼要種綠肥,且停灌後稻穀少,看好穀價會漲,不如抽井水種稻,跟老天賭一把。
「淺井抽不到水,只好加長水管。」太保市輪作區農民說,地下水情不佳,以往地底下三公尺可抽到水,現在加長水管逾二十公尺才抽到水,秧苗小需水量大,得不停抽水,每周要淹稻田水三次、每天抽逾十小時,才夠秧苗成長。
農民、太保新埤里長徐錦昌說,農民不是愛耕作,停灌補償條件有誘因,但輪作區農民認為,復耕除草要花錢,不如種稻、雜糧,反正有井,就算抽井水增加電費還要加長水管,申請農用電桿要花一萬八千元,但一期作種稻少,預期糧價漲,種稻還是划算。
曾獲十大傑出農民的太保市長黃榮利說,輪作區未供水,不如抽井水種稻划算,造成農民猛抽地下水。
非灌區的中埔鄉缺水,部分農民為種南瓜、玉米等雜糧作物,花錢買抽水馬達,接水管,抽取赤蘭溪水,溪畔堤岸增加多個抽水馬達。李姓農民無奈地說,「不降雨,水井地下水不足,為南瓜生長避免枯死,只好自力救濟,增加用水錢是必要成本」。
非法鑿井
是合法的10倍
嘉縣府調查,合法水井三千口,卻有三萬口非法水井,是合法的十倍。朱木壽發現,新港、六腳、太保及鹿草等四鄉鎮市水井共逾萬口。嘉縣府對新鑿非法水井加強取締,但水利人員坦承,人力有限,取締靠檢舉,一、二月取締五件新鑿非法水井。
水利署調查顯示,近十年嘉縣地層下陷已減至三十公分,但二○一○年、二○一五年、二○一八年旱象嚴重,地下水抽取量大增,非法鑿井增加,下陷急遽擴大。
雲林過去無水庫,民生農工業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嚴重,湖山水庫啟用,下陷緩和,縣府說,納管合法水井十二萬七千七百八十一口,不合法一千九百七十四口。
台南市違法水井多達二萬三千口,合法水井只有四百七十九口,在缺乏專責人力、經費短缺下,只能針對情節嚴重優先稽查,每年封填一百八十口至二百口水井,全數封存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