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更要護心 醫師:三高藥是關鍵 |2021.03.11 語音朗讀 14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醫師呼籲腎病患者該吃的藥物千萬別擅自停,恐引發其他疾病發生。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保「腎」也要保「心」,腎臟病患者較一般人罹患心臟病機率恐高出60%~70%,且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患者中更有90%患者罹患高血壓。醫師呼籲要小心「心腎症後群」。鼓勵40歲以上的民眾善用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及早發現三高及慢性腎臟病,以及早介入與控制。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左)、代理署長賈淑麗(中)及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右)共同呼籲,40歲以上民眾善用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圖/黃惠群國民健康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疾病是造成腎臟病的原因之一,也是慢性腎臟病的併發症,若不依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恐走上洗腎之路。根據國健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有慢性腎病同時需要規則服用三高用藥的患者中,僅50%~70%有按時服用降血壓、降血脂藥品;18~39歲有腎病且有高血脂問題的年輕族群,有高達60%沒有按時吃降血脂藥,40~64歲也超出50%未按時吃降血脂藥。圖/unsplash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年輕人由於身體狀況尚可,沒有危機感,因此即使在體檢時發現很多問題,也沒有繼續吃藥。雙和醫院院長、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吳麥斯也說,臨床上有很多年輕人健檢時發現有問題,也沒有再回診,若未及時治療,恐累積腎臟病危險因子,導致腎功能惡化。吳麥斯說明,有高血脂的患者更容易腎衰竭,因主負責過濾的腎臟腎絲球負擔過大,導致腎絲球受損、腎功能下降;若有高血壓、高血糖問題,也會增加腎臟負擔。臨床上曾觀察到,有腎臟病史者,將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高出50%~60%、甚至更高,而三高患者也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機會罹患腎臟病。圖/unsplash吳麥斯指出,糖尿病患者若同時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卻沒有按時用藥控制,5年內就可能需要洗腎。腎臟疾病與心臟疾病是互為因果,兩者的健康情況若無法維持,擔心將來可能罹患兩者問題同時爆發的「心腎症候群」,建議有慢性腎臟病人若也有三高問題,務必注意量血壓、測血糖與膽固醇。吳建遠表示,民眾平常就應愛護腎臟,可控制三高、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圖/unsplash吳麥斯說,三高患者、有腎臟病家族史、65歲以上長者是腎臟病高危險群,建議每半年做1次檢康檢查,其中已有在用藥的患者,建議每3個月回診1次,且應定期用藥控制。賈淑麗表示,國健署目前針對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提供每3年1次的成人健檢,65歲則每年提供1次,鼓勵40歲以上的民眾善用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前一篇文章 動物也會找樂子 讓人會心一笑的神奇魔力 下一篇文章 水情嚴峻 嘉雲南非法水井多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7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8【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09【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10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南夜市吉祥物 夜奇鴨亮相超大幽浮雲 如迷你颱風車窗隔熱紙透光率 明年起納管不插電雲光島 獲國際設計獎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屏東青葉國小 重現部落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