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循環經濟 網路換物社群方興未艾 文/王迺卉 |2021.02.27 語音朗讀 21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各地「免廢市集」供民眾挖寶。 圖/網路 各地「免廢市集」供民眾挖寶。 圖/網路 台北有多處二手市集供民眾換物或贈物。 圖/網路 文/王迺卉筆者在這兩三年,跟上了斷捨離的風潮,陸續加入斷捨離的網路社團,希望能將家中用不到的物品一一鏟除,但東西沒丟幾樣,卻發現不少推動「不要再買了,免費贈物與換物」的社團,除了鼓勵減少購買,成員多以贈送或是換物的方式,代替直接「拋棄」,大大引起了筆者的興趣。超商助攻換物風氣或許是受惠於台灣便利商店密集度是全球第2名,目前觀察到台灣的換物行為,大多使用便利商店交貨,約定換物的兩方會自行負擔運費,流通無礙,不受疫情的影響。換物自始至終都只透過網路平台,或是無須碰面的C2C(消費者to消費者)電子商務模式。許多換物甚至會指定交換超商咖啡等商品,呈現便捷及快速的特性。在國外,透過網路販賣二手物品的風氣相當盛行,換物倒是較少看到。不過觀察發現,如今英國也有類似的換物平台,贈送的物品有許多大型家具,有需求的人只要設法搬運即可,不但幫原物件主人省去拋棄物品時須負擔的運費,以及廢棄物處理費用,透過物件的流通,也帶起了新的使用價值。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各國在探討循環經濟時,都不約而同提及,培養新的購物習慣,讓民眾愛物惜物,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想延長產品的壽命,由業者自行回收產品,雖是首要目標,著實也不容易。但現今透過社交媒體的網路社團,「斷捨離」與華人「愛物惜物」性格相遇之後,民眾自主地搭起二手物件流通的橋梁。此外,坊間也開始出現品牌專屬的二手衣物C2C平台 、二手品牌腳踏車零配件等平台。以最簡單的以物易物或二手買賣,將舊的物件傳遞到新主人手中,延長了產品使用的壽命。小貼士交換不吃虧在換物的過程中,雙方需在短時間內建立互信基礎。因此換物前,建議務必詢問清楚物件的保存狀況、有無傷痕、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再決定是否進行換物。寄送時也可在寄送點,拍下郵戳或交寄單等憑證,讓彼此有安心的感受。由於網路平台多半靠版主或義工維護,因此無法處理換物者之間的糾紛,建議換物前多多觀察社團留言,保護自身權益還是要靠自己的判斷。線下換物實體交流也許是民眾環保思惟日益萌發,有許多免費、再生利用的經濟行為產生。如果對網路上較為快速的換物經濟充滿不確定感,或是更喜愛人際互動,也可以試試「免廢市集」。只要留意市集貼文,就可以帶著用不到的物品,在約定的地點「免費」進行物品交換,透過真實的互動彼此交流。若希望能將物品換回現金,也可考慮各類二手市集,例如:天母二手市集、川堂二手市集、永春市場二手市集、公館二手市集,大多只要支付百元攤位金,就可將用不到的物品自由出售。換物與生活的反思我在網路換物社團內研究了一兩個月後,發現換物以衣物、包、鞋最多,再來是各類清潔、保養、化妝用品,或是各類型電器用品,也曾看過名牌二手車出現。其中也不乏全新物品,或是親友贈送卻不合用的物品。許多人想換回的,多半是衛生紙、沐浴乳這類生活必需品。而能輕易換出的,通常是品質好又耐用的物品。為了想體驗換物的樂趣,我打開家中儲物櫃,檢查之下才發現,過去購買以量制價、看起來便宜不買可惜的物品,許多都閒置而過期,不禁感嘆更下定決心:該立馬改掉消費習慣,並讓家中物品再次循環流動。※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由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共同企畫。 前一篇文章 年前清理 廢棄家電何處去? 下一篇文章 贈物交換社群 活力滿滿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