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攀頂峰 造山屋避難

羅智華 |2021.02.27
3179觀看次
字級
遠征布羅德峰的壯闊山景。 圖╱吳夏雄提供
建築師吳夏雄為登山人士量身設計出輕量化避難山屋。 圖╱記者羅智華
邁向聖母峰的登山路上。圖╱吳夏雄提供
吳夏雄透過鏡頭拍下許多張山岳美照。圖╱吳夏雄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一九九三年,來自台灣的吳錦雄成功登頂「世界之巔」聖母峰,成為首位攀上第一高峰的台灣人。當時仰賴登山團隊的分工合作,幕後的重要推手正是當年帶隊的開路先鋒吳夏雄。

今年七十五歲吳夏雄不僅是登山家更是建築師,除投入大半輩子推動山林教育外,他還發揮所長設計避難山屋,改善高山建材運輸不便問題,同時提升山屋保暖與休憩功能,避免山難的發生。

一九八二年擔任印度喜瑪拉雅怒峰遠征隊領隊、一九八九年帶隊前往新疆帕米爾慕斯塔格峰、一九九三年籌組兩岸聯攀隊挑戰珠慕朗瑪峰、二○○六年攀越非洲吉利馬札羅峰、二○一四年帶隊遠赴巴基斯攀登布羅德峰……吳夏雄回首其一路走來的登山歷程,可說和他設計過的建築一樣多,當中有高達八千公尺、過程驚心動魄的巍峨百岳,也有景色優美、平易近人如台灣玉山、雪山等,透過「山與生命的對話」,吳夏雄不僅用登山來開拓人生視野,也藉登山體會謙卑與感恩。

以大自然為師

悟不執著真諦

從海平面攀到地球頂峰,「登峰造極」的驚人壯舉在吳夏雄看來,卻是體會人世間生老病死的生命之旅。藉由一次次登頂,讓他看盡大山大水的壯闊,更以大自然為師,體悟到「不執著」的真諦,從中領略到一草一木得之不易,懂得感激天地萬物以及自身所擁有的一切。

說起與山結緣的經過,爽朗的吳夏雄說,因為身兼醫師與文學家的父親喜歡登山,讓他從年輕時就常跟著父親攀山越嶺,也逐漸培養登山興趣。就讀文化大學建築系時,和一群登山愛好者創立「華岡登山社」。

畢業後,參加高考並分發到當時的內政部營建小組(營建署前身),過著與山為伍的日子,陽明山「夢幻湖步道」就是他命名的。吳夏雄說,這裡原本名為鴨池,因終年雲霧繚繞,讓人置身其中有如夢似幻之感,因此取名為夢幻湖步道。

他也熱愛攝影,在逾半世紀的登山歲月中,拍下多張震撼人心、美不勝收的山岳美照、舉辦高山攝影展。

除此之外,他為登山人士量身設計出獨樹一格的模組化山屋,不只節省昂貴運送費用,更具有輕量化、保暖、防潮等特色。

輕量模組建材

減少運送成本

吳夏雄談到,山屋興建最大問題在於搬運成本高昂,以直升機運送建材為例,光一座山屋的載運費就達數百萬元以上,也讓台灣山屋面臨改建不易、屋齡偏老等問題,根據他的統計,台灣高山超過二十年以上的山屋就有十一座以上、 超過十九年屋齡的則有三座,亦顯示出高齡山屋翻修的急迫性。

為此, 吳夏雄從登山者的使用角度出發,外部以鋼柱打造架高式的三角形山屋結構,藉此阻絕山中寒氣、強化保暖性,內部則打造多功能的上下層空間,除了設有閣樓放置太陽能電池與醫藥物品外,還可容納近二十位山友在此談天、休憩、睡眠。為方便人力背負,他還特別將每個建材長度都控制在三公尺以內並減輕重量,藉此降低背負者的負擔、減少運送成本。

吳夏雄因為親眼見過天地的浩瀚,讓生命格局更開闊,更期盼能發揮己力來推動山屋新革命,打造低成本、「可發揮救人一命功夫」的輕量化山屋。

他表示,目前約有三十二座山屋需要逐步更新,未來他打算展開八年計畫 、循序漸進為山屋更新設備,守護更多登山者的人身安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