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紀念館景觀改造工程」將重現王大閎雙排林蔭大道。圖為全區示意圖。圖/國父紀念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國父紀念館景觀改造工程」今(24)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預計以540天工期完成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工程,此一工程將回復原始設計師王大閎的設計圖,重現雙排林蔭大道與映池,再現王大閎精神。
動土典禮上,包括文化部長李永得、王大閎之子王守正、國立台灣美術館長梁永斐、國父紀念館長王蘭生、里長、晨運團體代表出席。
李永得表示,這次的設計有很大的特點,就是盡量回復到王大閎先生當年設計,細節在圖上都可以看的到。很多人早上在國父紀念館運動,變成工地以後,市民朋友怎麼辦?國館同仁會跟在地居民還有陳願團體仔細、耐心溝通,也需要市民朋友多多體諒。但他保證,花兩年時間整建好以後,「會比以前更好」,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媒體詢問,大巨蛋蓋好之後影響國父紀念館天際線,此次整修是否有意透過整頓工程、美化國父紀念館天際線?李永得表示,此次國父紀念館的規畫動機單純,純粹是國父紀念館本身的改造計畫。在國父紀念館將滿半世紀時進行大翻修,不只提升內部設備,也修整外部景觀,整修是為了回復到王大閎建築師的綠意,「跟大巨蛋是沒有什麼關聯性」,這兩者也沒有時間上的搭配。
「國父紀念館景觀改造工程」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圖╱陳宛茜
王蘭生表示,國父紀念館於1972年完工啟用,開館至今已逾48年,除古蹟建物外觀與屋頂須修繕外,大會堂、展場及其周邊相關設施已漸趨老舊,為因應都市空間及台北市民使用需求的改變,首先進行園區景觀改造及整合。行政院2016年1月核定「跨域加值公共工程計畫」,去年8月修正計畫通過,總經費為16億3200萬元。農曆年後緊鑼密鼓開始進行的是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工程施工,並預定於2022年底完工後接著進行大會堂暨周邊設施升級工程。
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工程發包工程費為1億647萬餘元,工期540日。改造以回復建築師王大閎半世紀前的原始設計精神,將增加大樹綠蔭、擴大綠地面積,並把仁愛路出入口動線打開,讓視野更開闊,同時整建廣場鋪面,提供親民及無障礙的安全友善環境,以及增設三張犂鐵道支線意象,於支線二端各增加出入口,方便民眾到館來參加活動。
王蘭生表示,施工期間以分區方式進行,除工區外公園大部分仍然對外開放,不會對民眾造成不便。此外,國父紀念館也已經同步在思考未來工程完成之後,可以在中山公園規畫增加更多樣性的活動及演出,讓國父紀念館在跨域加值計畫完成後提供更全面性的服務,成為人人喜愛的休閒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