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發會委員會議昨天通過「關鍵人才培育及延攬方案」草案,將透過產官學研合作,培育國家發展所需關鍵人才,其中除了已經有譜的半導體學院,國發會官員表示,金融可能會是下一波,但因牽涉金融業者出資意願和人才需求為何,需要由主責的教育部進一步與業者洽商。
為因應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新局,國發會也將加速推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攬才專法)。國發會人力發展處長林至美指出,攬才專法草案已送到行政院,政院預計三月審查,通過後將報請立法院審議,希望能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力拚本會期通過。
官員指出,「關鍵人才培育及延攬方案」將朝「培育本土數位人才」、「延攬國際關鍵人才」、「深化雙語能力及國際視野」等三大策略主軸推動。
培育本土數位人才方面,林至美說,在一百二十萬大專院校在校生中,STEM(資訊科技、科學、統計及工程等)相關領域約只占三成,且因為少子化,未來恐無法因應數位人才需求。
根據統計,去年專業人才短缺已占全體短缺的百分之十七點八,STEM相關職類為二點五萬人,占全體專業人才短缺六成三。
其中為滿足半導體人才需求,攸關設置半導體學院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已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林至美表示,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除了半導體業,「當初討論時也提到金融業,但前提是一定要產業有需求」。
林至美說,會提到金融業是因應香港局勢,各國都希望延攬香港金融人才,而為擴大國內金融業務範圍,考量香港薪資高,要吸引高端人才不能走學校制度,因此以學院方式高薪聘請香港金融專業人才傳授知識。
而為加強培育本土數位人才,國發會將邀集專家學者定義何謂「數位人才」,並請相關部會擬定數位職能基準,「畢竟文化藝術領域的數位能力,跟資通訊業的絕對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