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聰明吃 醫師揭3大NG行為別再犯 |2021.02.22 語音朗讀 40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示意圖。對保健食品有吃愈多、劑量愈大、愈便宜就愈好的食用觀念,都是非常要命的NG行為。圖/Unsplash 【本報高雄訊】現代人大多都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但你吃對了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特別提醒,民眾如果對保健食品有吃愈多、劑量愈大、愈便宜愈好的食用觀念,是非常要不得的「NG行為」。黃孟娟分析,民眾服用保健食品3大NG行為表現。第一為民眾平日不重視蔬菜水果的攝取,也不重視均衡飲食,僅以保健食品補充飲食上的不足;第二是習慣買3種以上的保健食品,且每天都會吃3至5樣,這種狀況很可能造成某種成分劑量加重,在體內形成累積,傷及器官;最後是本身有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同時間食用保健食品,且沒告知醫護團隊,上述都是十分不妥且不正確的行為。示意圖。圖/Unsplash黃孟娟說:「很多人會覺得保健食品吃愈多、劑量愈大、價格愈便宜愈好。但如果食用保健食品有這種『撿便宜』的概念,非常要不得。」吃保健食品需在安全的範圍內增加保健功能,劑量大反而會造成身體危害。黃孟娟指出,很多人維他命A、B、C、D、E全買齊,且每天食用,「這個很可怕」。示意圖。圖/Unsplash劉孟娟表示,其實人體不缺的營養素,補充再多也沒用,且一些醫學研究發現,維生素A攝取太多,可能會加重癌症,「保健食品成分有時恐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或使用的劑量不對,都對健康有礙。」外食族常高油、高糖食物吃很多,或飲食不正常,黃孟娟建議,可以適量補充符合一般膳食營養素、攝取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劑,再加上大劑量的礦物質補充劑。示意圖。圖/Unsplash至於平時習慣補充草本複方等保健食品的民眾,建議詢問專業人士後再採購會比較安全。為了幫民眾把關保健食品,高醫副院長黃尚志表示,營養醫療小組、營養部、資材及資訊等部門組成跨專業團隊,首創「醫院處方食品把關系統」,提升病人使用安全性,打造特殊營養食品暨錠狀膠囊食品安全管理,獲SNQ國家品質醫院醫事服務組標章認證。 前一篇文章 時速飆137救貓被扣照 法官:應請動保單位派救護車 下一篇文章 德州暴風雪斷電害男童睡夢中凍死 母向電力公司求償28億 熱門新聞 01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2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3核三今除役 台灣邁入非核家園2025.05.1704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2025.05.1605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2025.05.1606【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2025.05.1607國際蔬食文化節 買氣人氣強強滾2025.05.1708多倫多佛光山皈依典禮 弘法本土化有成2025.05.1709海底蝗蟲肆虐 東沙珊瑚礁恐消失2025.05.1510【悅讀人生】我的出家同學2025.05.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航向蔚藍 台法交流海洋文化陸伏季休漁期 海巡署加強護漁核三最後一夜 卓揆喊免驚關稅從零談起 卓揆:會調整桃捷離職率逾1成 營運安全遭質疑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 蔡英文首度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