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聰明吃 醫師揭3大NG行為別再犯 |2021.02.22 語音朗讀 40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示意圖。對保健食品有吃愈多、劑量愈大、愈便宜就愈好的食用觀念,都是非常要命的NG行為。圖/Unsplash 【本報高雄訊】現代人大多都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但你吃對了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特別提醒,民眾如果對保健食品有吃愈多、劑量愈大、愈便宜愈好的食用觀念,是非常要不得的「NG行為」。黃孟娟分析,民眾服用保健食品3大NG行為表現。第一為民眾平日不重視蔬菜水果的攝取,也不重視均衡飲食,僅以保健食品補充飲食上的不足;第二是習慣買3種以上的保健食品,且每天都會吃3至5樣,這種狀況很可能造成某種成分劑量加重,在體內形成累積,傷及器官;最後是本身有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同時間食用保健食品,且沒告知醫護團隊,上述都是十分不妥且不正確的行為。示意圖。圖/Unsplash黃孟娟說:「很多人會覺得保健食品吃愈多、劑量愈大、價格愈便宜愈好。但如果食用保健食品有這種『撿便宜』的概念,非常要不得。」吃保健食品需在安全的範圍內增加保健功能,劑量大反而會造成身體危害。黃孟娟指出,很多人維他命A、B、C、D、E全買齊,且每天食用,「這個很可怕」。示意圖。圖/Unsplash劉孟娟表示,其實人體不缺的營養素,補充再多也沒用,且一些醫學研究發現,維生素A攝取太多,可能會加重癌症,「保健食品成分有時恐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或使用的劑量不對,都對健康有礙。」外食族常高油、高糖食物吃很多,或飲食不正常,黃孟娟建議,可以適量補充符合一般膳食營養素、攝取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劑,再加上大劑量的礦物質補充劑。示意圖。圖/Unsplash至於平時習慣補充草本複方等保健食品的民眾,建議詢問專業人士後再採購會比較安全。為了幫民眾把關保健食品,高醫副院長黃尚志表示,營養醫療小組、營養部、資材及資訊等部門組成跨專業團隊,首創「醫院處方食品把關系統」,提升病人使用安全性,打造特殊營養食品暨錠狀膠囊食品安全管理,獲SNQ國家品質醫院醫事服務組標章認證。 前一篇文章 時速飆137救貓被扣照 法官:應請動保單位派救護車 下一篇文章 德州暴風雪斷電害男童睡夢中凍死 母向電力公司求償28億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7【詩】覺有情2025.07.0208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9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10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同心動員演習 後備軍人報到EMU700換裝首航服役逾半世紀 F-5E/F戰機除役北市電動公車 共享充電場域啟用大岡艦、永陽艦 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