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探源》 周代嫡妻的主要職責

◎姚儀敏 |2007.09.20
374觀看次
字級

有關嫡妻的職責,最重要的就是祭祀。

「祭祀」本為周代婚禮的目的,為了彰顯婚姻所承擔的祭祀重任,《儀禮‧士←禮》記載了周代新郎在迎娶新婦之前,做父親的務必慎重地舉行醮禮,然後耳提面命告誡一番:「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勗帥以敬,先妣之嗣。」意謂迎娶新娘是為了共同承擔宗廟祭祀,婚後更要以恭敬之德引導新娘,使她繼承母親或祖母的美德。

「凡有婚事,必告宗廟」是周人的觀念,而聘禮中的六禮程序,也規定在宗廟裡舉行,提醒新人務須具備祭祖的認知與能力,如《國語‧楚語》所說: 「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牛、刲羊、擊豕,夫人必自舂其盛。況其下之人,其誰敢不戰戰兢兢,以事百神?」

〈魯語〉也說:「日入監九御,使潔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即在每年春秋兩季祭祀之後,天子須親自監督九嬪,讓她們把禘祭和郊祭的禮品洗淨備齊,才能就寢。

由此可見準備祭品、承擔祭祀,確為嫡妻不容推卸的職責。

其次,《禮記‧←義》將「延綿子嗣」視為婚姻的最高宗旨,因為「夫婦」乃指實質關係而言,若在社會組織層面,則為「婚姻」。

婚姻的作用,除了建立完整的家族體系之外,仍須創造生命以承繼家族的香火,正是孟子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意,也印證了《禮記‧←義》所說的「合二姓之好」,其目的在於「上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的背景。

結婚不唯求子,更希望子孫眾多,所以在周代「無子」列於「七出」之條,因周人認為夫妻關係正常才能夠同心協力繁衍宗族,然後從事宗廟的祭祀;若無繼嗣,則家庭不健全、宗系斷絕、祭祀也隨之而廢,整個社會便無法維持穩定和發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