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不到重點 防治地層下陷恐徒勞

許錦文(雲縣土庫/講師) |2007.09.20
564觀看次
字級

屏東林邊鄉養殖業超抽地下水,彰、雲、嘉、南地區農民及養殖業鑿井灌溉,都造成地層嚴重下陷,已是老掉牙的問題,但無能、無效率的政府始終拿不出辦法,讓人痛心與無奈。

據學者研究,林邊鄉十年間下陷約兩百四十公分,境內重要排水道遇漲潮即海水倒灌;雲林縣的下陷早已延伸至內陸地區,平均下陷兩百二十公分,只要颱風一來,沿海地帶即成為水鄉澤國,耕地鹽化愈來愈嚴重,若不能有效改善,高鐵行經雲嘉地區恐有翻車危險。

住在農村的筆者,經常目睹農民以馬達抽地下水灌溉,即使住家後面有大河,也不願引水灌溉,雖河川水含豐富有機質,種出的稻米味道佳,但因容易長雜草,因此農民不屑利用,甚至有一農民將河川水引入空田,讓河沙沉澱再賣出。

如果台電沒有供電,抽水馬達能運轉嗎?台電為了區區電費,讓農民違反水利法抽水灌溉,而台電的解釋是,農民是申請噴霧農用,不知是用來抽地下水,這真是推卸之詞。

農民鑿一口深井灌溉要花十多萬元,即使嘉南農田水利會能供給足夠的水,農民也不可能封井,何況在選票考量下,縣市首長也很難為地層下陷的環保斷然封井。

筆者認為,比較有效的作法是,責成台電斷電及拆電表,但縣市首長或環保署敢嗎?水利署已編列五百億元展開國土復育,但如果沒抓住防治重點,到頭來恐還是浪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