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新冠疫情令全球商貿活動和物流嚴重受阻,被譽為「世界工廠」的大陸廣東東莞,因成熟完整的產業鏈和中國大陸疫情提早受控,工廠得以復工,「宅經濟」盛行後,一些生產家居電子商品的廠家訂單不降反升,亦有廠商受境外工廠停工而間接受惠,獲得回流訂單,生意額增加兩成,有廠商更稱,東莞創下「近十年來生意最好一年」。
工人每周上班7天趕工
據香港《明報》報導,農曆年前,位於東莞大朗的港資金邊實業公司,一月每周「上班七日」,周末時以雙倍工資讓工人加班趕工。金邊是一家擁有約五十年歷史的建築鋁材噴塗廠,董事長、香港中小企業聯合會榮譽會長劉達邦表示,總體來說過去一年,疫情對其經營影響較微,甚至可能是「近十年來生意最好一年」。劉達邦稱,工廠去年農曆年元宵(二月八日)前便獲當地政府批准復工,僅比原計畫時間推遲一周。他說,去年該公司完成了二○一九年的訂單,其中四成來自美國,大陸和香港分別占三成左右;受疫情影響,美國和香港有部分建築工程延遲,但不影響訂單,工廠可「慢慢做」。
「中國停工的時間其實很短」劉達邦說,「(疫情)很快『調轉槍頭』。」當大陸疫情放緩而歐美開始爆疫,大陸廠商反而有優勢。這一方面是由於外國競爭對手停工,訂單回流。劉達邦舉例,東莞有一家專為飛機、航天器生產高級螺絲的廠商,因東南亞廠商無法開工,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訂單。
3C電子廠家獲利尤豐
另一方面,疫情也催生新市場機遇。全球多國強制推行「居家令」以控制疫情,民眾長時間居家辦公、學習、娛樂,「宅經濟」應勢而生。金邊董事總經理助理劉柏豪稱,東莞生產無線耳機、電視機頂盒等家用3C電子商品的廠家,在過去一年都獲利豐厚。
位於虎門的泰威電子廠,專門生產耳機、手機等產品的電源連接器等零件,主要客戶包括現在暢銷歐洲的大陸國產手機品牌OPPO、VIVO等,前年年產值九千多萬元人民幣。泰威董事長李文良表示,工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忙碌運轉,全年營收比前年增加「大概一個月」。
《東莞日報》報導,疫情後,國外的「宅經濟」催生,位於東莞長安雷洋智能所生產的卡拉OK音響、掃地機器人的銷售也迎來行業春天。雷洋智能實現大幅度增長,外貿訂單已經應接不暇,持續擴招員工。去年業績增長百分之四十。
據i東莞報導,民眾更多的宅家時間,讓「家場景」下的百貨、智慧型家居、電子產品等得到持續強化。位於鳳崗鎮的廣東金霸智能科技公司新開發吸塵器、洗碗機、掃地機等產品,去年上半年產值增長百分之一百零七;雲鯨智能研發的拖地機器人備受消費者喜愛,去年五一購活動當天售罄五千台現貨,雙十一銷售成交額同比大幅增加百分之二千。
另據官方資料,東莞統計局去年八月數據顯示,上半年與遠程辦公、在線教學等「宅經濟」相關商品需求增長明顯,規模較大企業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類商品零售額與前一年相比分別增長百分之十二點三和百分之九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