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使用電暖器 當心烘太久低溫燙傷

 |2021.02.03
2159觀看次
字級
電暖器溫度雖低,但長時間使用有可能造成「低溫燙傷」。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本報台北訊】前陣子霸王寒流來襲,加上近期早晚溫差大,許多人晚上在家都會用電暖器暖暖身子,但使用時必須格外小心。一名78歲的陳女士,因患有糖尿病、慢性腎衰竭、腦中風、帕金森氏症且長期臥床,某天家屬起床看到奶奶腳底莫名其妙有一個大水泡,趕緊送安南醫院急診室求治,急診室醫師柯淇淋推敲後發現,原來是電熱器惹的禍,由於電暖器放在床尾,加上患者年紀大又有糖尿病,所以末梢感覺異常,在長時間烘烤下導致腳底三度燙傷。

柯淇淋表示,前陣子霸王寒流來襲,讓暖暖包賣到缺貨,因此有些民眾就轉買另一個禦寒重要法寶-家用電暖器。一般來說,電暖器溫度並不會太高,不像熱水或炒鍋一樣動輒80至90度,因此大家靠近都只會覺得溫暖而失去戒心,反而在無形中增添危險機率。

圖/新華社

柯淇淋指出,就燙傷而言有兩件事需要考慮,一是溫度,二是接觸時間。當碰到的東西溫度很高時,就算接觸時間很短也會燙傷,就像炒菜時被鍋子燙傷,只要輕輕一碰就是一個水泡。另一種燙傷則是「低溫燙傷」,就是溫度雖不高,但接觸時間過長,因此熱度慢慢累積,同樣會導致燙傷發生。

其實生活中「低溫燙傷」的案例相當常見,像是去海邊玩一上午或下午後,臉部會發紅,身體皮膚會脫皮,這就是晒傷,也是日常最常見的低溫燙傷。

柯淇淋說,一般人當在睡覺時會翻身,不舒服也會移動並不會持續接觸熱源,所以在使用電暖器就不需擔心燙傷問題。但對於中風無法移動的病人、糖尿病患、手腳麻木有感覺障礙等患者,用電暖器就要特別小心,像此類高風險病人,一般是不建議使用電暖器,如真要使用最好使用定時裝置以減少持續使用時間,但更好的選擇是是使用暖氣空調,既省電也相對安全許多,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032/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