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松山機場將推出人臉辨識通關服務。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因應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無接觸服務」愈來愈廣泛,松山機場預計春節過後在管制區、登機口試辦「人臉辨識」搭機,目前正在調整及測試機器精確度;桃園機場近期也在確認作業模式及評估效益,預計十月、十一月推出人臉辨識。
桃機、松機目前都有移民署設置的人臉辨識自動通關閘門,但若要進入管制區及登機口前,仍要透過航警及地勤人員檢查護照、登機證。為提升通關效率、同時配合防疫需求,松機及桃機近期加速推動全程人臉辨識登機服務,原則上以試辦為主,旅客有意願再參與,人臉辨識取得資料一定時間後就會刪除,避免侵犯隱私。
松機主任徐乃新說,目前仍在測試、調整系統,因為有些乘客的護照是三、五年前辦的,照片跟現在有些差異,將確認系統辨識度要調整到多精細,順利的話春節過後試辦。
桃機業務處長劉曉萍說,去年開始規畫人臉辨識系統,期間蒐集多家航空公司意見,二月初將與航聯會做最後討論,確定作業模式與分工後開始推動,預計十月、十一月左右可以推出。
「人臉辨識」須結合旅客護照、航空公司訂位資料及人臉影像,需要由航空公司、國際航空電訊協會(SITA)、政府相關部門及桃園機場共同合作方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