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飲食也要恰如其分

文/三日月 |2021.01.29
768觀看次
字級

文/三日月

日前讀到〈分寸〉一文,提及人與人之間要有分寸,人與事之間也要有分寸,尤其說話更要有分寸;如果沒有分寸,就會有衝突,就會有是非,就會不歡而散。文中也舉了說話的分寸、勞逸的分寸、用錢的分寸等等;而健檢報告也提醒了我,要注意飲食的分寸。

年終做了健檢,自以為飲食有節制、生活規律且不抽菸的先生,被醫生告知心臟冠狀血管有阻塞現象;再進一步做了心導管檢查後,確認心臟內三條動脈血管中段均有大約40-50%的阻塞。雖然醫生說還不需要裝支架,但由於血管阻塞是不可逆的,夫妻倆不得不再次檢視飲食、生活中,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仔細記錄三餐飲食約一周後,發現先生勞動量早已不如年輕時,中餐、晚餐卻還是吃下一碗半的飯,早餐則是一顆半的饅頭加上一杯燕麥;雖然偶爾會吃糙米,但是醣類攝取量還是偏高。這才發現,我們的飲食並沒有隨著年齡與勞動狀況調整,也可以說是失去了「分寸」。

我想,飲食也像衣服,隨著年紀增長,身體代謝率下降,尺寸(攝取的分量)可能已經不合身、樣式(年輕時可輕易消耗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再適宜,得要適度調整了。

到書局找了由內科醫生執筆的減糖低脂食譜,從煮湯開始重新學做料理。學習運用不同的蔬菜、豆腐、蛋等健康食材,煲一鍋營養豐富、可品嘗食材鮮味,又不會累積體內脂肪的健康湯,找回適合當下的飲食分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