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附中教師鄭涵方,在學生午睡時推動「善念催眠」,先請學生在聯絡簿上寫下觀功念恩心得,在午睡鈴響後的十分鐘,由老師念出分享。學生說:「在感恩的氛圍中聽善語入眠,這比碎碎念講大道理有效。」
鄭涵方是中山大附中的英文老師,擔任國中部三年級導師。她從兩年多前開始推「善念催眠」,請同學每天在聯絡簿寫上「善行小點滴」,包括觀功念恩、行善報恩與自我反省。隔天由老師整理,午睡時念給大家聽。
學生楊宗憲在練田徑時,被標槍刺傷右腳踝,頓時血流如注,隔天一跛一跛到學校。鄭涵方在全班同學都不知受傷原因時,請大家分組演出推測的受傷原因;結果各組都不約而同演出是因宗憲言語激怒對方,才意外受傷。宗憲不好意思地承認,言語真的會傷人。「標槍事件」成為那幾天善念催眠的重點,大家都抒發己見。
學生蔡孟凡表示,大家其實都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善行催眠的內容有許多都是讚美與感謝,像林金聖是班上衛生股長,熱心服務,很有日後當民意代表的潛質;風紀股長吳定錹賞罰分明的個性,讓同學口服心服。
學生陳泓旭說,每天中午聽老師的善念催眠,「聽著、聽著,好像不到十分鐘就睡著了,且心情很放鬆。」學生反映,老師要是愛講大道理、碎碎念,一定沒人愛聽;但在午睡時聽個十分鐘,好像都會記在腦子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