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賞析】 漢廣之智何在

文/龔敏迪 |2021.01.21
1207觀看次
字級

文/龔敏迪

不少人認為《詩經.漢廣》寫的是「企慕情境」,並且在企慕不到的情況下,表現出了敦厚的情緒。楚簡《孔子論詩》還說:「漢廣之智,不求不可得也。」然而真是這樣嗎?且先看以平聲「思」音,拉長詠嘆情調的全詩: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喬木與叢雜柴草的「錯薪」,正如遊女與男主角的懸殊地位,漢水南岸喬木下的遊女,是可望而不可靠近。《詩經.大雅.板》:「詢於芻蕘」,割草砍柴者為芻蕘,他可能屬於庶人,或者是比庶人地位更低下者,連去喬木下歇一歇都不行。

朱熹解釋:「江漢之俗,其女好遊。漢魏以後猶然……泳,潛行也……方,桴也。文王之化,自近而遠。咸及於江漢之間,而有以變其淫亂之俗。故其出遊之女,人望之,知其端莊靜一,非復前日之可求矣……翹翹,秀起之貌,錯雜也。楚,木名,荊之屬。」遊女是否「端莊靜一」之類的贅語姑且不論,所謂「詩無達詁」,對於「不可方思」的解釋也多種多樣。

《爾雅註疏》謂:「造舟,比船為橋;維舟,維連四船;方舟,並兩船;特舟,單船;泭,並木以渡。」泭就是桴,是庶人用的木筏。方舟,是四船聯結在一起,可以防止被大浪掀翻。方,就是並聯,同時暗示了遊女是大夫階層的女兒,所以不是天子的造船為梁,也不是諸侯的維舟,士的特舟,更不是庶人的泭。

全詩圍繞「之子于歸」,即該遊女要出嫁而展開。《詩.邶風.燕燕》謂家人送出嫁女,會「遠送於野」,那就需要準備車馬。割草砍柴的「芻蕘」,也為此而忙。

《說文》:「薪,蕘也。」薪蕘可分指餵馬的草料和柴薪。《管子.輕重甲》註:「大曰薪,小曰蕘。」男主角放牧的同時,還要割餵馬的草。楚,不一定是荊之屬。

《鄭箋》:「楚,雜薪之中尤翹翹者。」成語有「楚楚動人」,楚有鮮明、整潔、秀起之意。這裡是指用乾淨、鮮嫩蔞蒿等草料,把馬餵成漂亮的良駒。大夫是士的高層,《儀禮.士昏禮》:「乘墨車,從車二乘,執燭前馬。婦車亦如之,有示炎。」漢鄭玄註:「使徒役持炬火居前炤道。」所以用楚、蔞做火把也是必要的。

明人凌濛初《言詩翼》說是:「望女而知不可求,猶望江漢而自然不可方、泳,非待試而後知,要識得立言之意。」地位懸殊,不可求是想都不用想就清楚不過的,因此,不求,不存在智與不智的問題。有趣的是,將不可求作意念上的調侃,宣泄一下不平,在勞累中娛樂自己和同伴,那才是他智的所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