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到關渡國中出席市有房地設置公民電廠啟動記者會,在國中頂樓裝設63片太陽能板預估年發電量1.9萬度。圖/蘇健忠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第一座集結政府、民眾、NGO三方,完成設置的全國最大關渡國中公民電廠,今天舉辦啟動儀式,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儘管台北市的氣候條件不是很適合太陽能發電,但德國條件更差,德國可以,台北市也可以推動。
柯文哲表示,台北市2019年的用電量高達152.4億度電,這是相當大的用電量,但台北市自己產生的再生能源比例卻僅0.25%,等於是沒有,儘管目前國家訂定的能源政策。2050再生能源要達到20%,柯坦言,這是很難的目標,不過台北市就是透過由內而外、由公而私逐步推動。
柯文哲說,今天的關渡國中公民電廠,就是用政府公有的房地,透過招標方式、由民眾募資推動太陽光電廠。目前關渡國中也是全國最大的公民電廠,裝設了63片太陽能光電板,其中32片由民眾募資,參與募資的民眾還是以北投人最多,凸顯了在地特色。
柯文哲表示,目前台北市的太陽光電總設置容量,已達33.63千瓩,但79%面積都是公家房地,所以現在北市府要朝私有方向推廣。柯文哲也說,參與公民電廠的市民,可以共享20年的電費收益,發電收益1%來回饋市府,2%則回饋關渡國中來推動在地環境教育。
柯文哲說,北市府希望透過公有房地招標、私有房地補助,推廣台北市的光電發展,目標希望2030年的太陽光電會比現在成長3倍,我們就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