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禪門趣談 |2021.01.07 語音朗讀 47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禪定能產生一種力量,使我們不易為外境所轉,進而顯發真如自性,長養法身慧命。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定學-禪門趣談文/星雲大師「禪」與「定」向來被視為是一體的,所以「定學」通稱為「禪定」。所謂內不為妄念所惑,是名為「禪」,外不為境界所染,是名為「定」;禪定能產生一種力量,使我們不易為外境所轉,進而顯發真如自性,長養法身慧命,所以又有「定根」、「定力」之稱。圖/unsplash 因為禪定能讓人「依定發慧」、「依慧得解脫」,因此自古以來一直是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門。遠在佛陀時代,修習禪定就已普及當時印度的宗教界,後來隨著佛教傳到中國以後,中國的禪宗祖師將印度注重瞑思的風格,融入生活中,達到動靜一如的定境,開展出中國獨特的務實禪風,對於中國文化產生很大的影響。圖/unsplash 講到禪,很自然就會讓人聯想到「拈花微笑」,這是禪宗最古老的公案。根據《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所說:有一天,佛陀在靈鷲山,當時有一大梵天王,為了讓今世、後世的眾生獲得利益,便以金婆羅華獻給佛陀,並且捨身為床座,恭請佛陀為眾生說法。佛陀登座拈花示眾,當時與會的百萬人天大眾,大家面面相覷,無法會意,只有大迦葉尊者當下靈犀相通,破顏而笑,於是佛陀開口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於是禪就在「拈花微笑」,師徒心意剎那交會之間傳了下來,並從印度傳到中國,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特質。圖/unsplash 禪源自佛陀在靈山會上傳法給摩訶迦葉,之後歷經各個時代的傳承,到了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東渡來華,成為東土初祖。之後依次相傳慧可、僧璨、道信,到了五祖弘忍時,門下又出神秀與惠能,遂有「南能北秀」之分,並且從惠能後「一花開五葉」,禪的花果更加枝繁葉茂,禪的智慧也因此亙古流傳在人間。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 合乎因果就是真理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 真正的禪定 開展內心能源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4【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8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9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10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信為道本2025.09.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法語 退一步想星雲大師 如何結緣?星雲大師 發心難星雲大師 我們為什麼不吃蛋和五辛星雲大師 佛教經典裡的管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