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發心難 |2021.08.27 語音朗讀 469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發」是開發,「心」就是我們的心田。開發我們的心田,是很辛苦、很困難的事。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工廠裡,要開發新的產品;商場上,要開發新的市場。我們的心,也像工廠一樣,需要開發,才能把心裡的寶藏挖掘出來。每個人的心裡,都有無限的寶藏,也就是我們的佛性,如果不開發,佛性就不能顯現出來。所以佛教講發心,「發」是開發,「心」就是我們的心田。開發我們的心田,是很辛苦、很困難的事。「發心難」有四件事:圖/unsplash第一、學道容易入道難:無論做學問或是信仰宗教,要深入學問的精髓,以及信仰的真實義理,是不容易的。西諺有云:「讀書易,思索難。」倘若一個人雖讀萬卷書、雖拜千萬佛,但書中的聖人之道,經中的真理教義,卻沒有深入的了解,則讀書與信仰,都是沒有意義的表相罷了。所以,我們學習任何一件事物,都要深入內涵、明解義理,如此才是「入道」,所以學道容易,入道難。第二、入道容易守道難:「入道」之後,要將所學的理論活用,把所讀的義理實踐,讓日常的言行舉止與之相應,生活的點點滴滴奉行不忘,時時刻刻守住所學之道,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所以入道容易守道難。第三、守道容易悟道難:即使能守道,也能日日按時做自己的功課,但是要在生活中以經典之義,善極思維,從中明白佛陀的教法,並且將教法奉行在日常作息之中,從中開悟,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所以守道容易悟道難。第四、悟道容易發心難:有的人悟道了,卻選擇到深山裡閉關,他不管世間之事,也不發心弘揚佛法,更不發心廣度眾生,維摩詰居士曾批評此類小乘行者為焦芽敗種;佛陀也曾喝斥過二乘的弟子為自了漢,所以,悟道之後,要發大乘菩薩的菩提心,是不容易的。圖/unsplash修學佛法,先決的第一個條件要發心,發心才有動力。比方說施捨,發心才肯施捨;要精進,發心才有精進力;持戒,發心才會持戒,不發心什麼都難達成。所以「發心難」有四點:第一、學道容易入道難,第二、入道容易守道難,第三、守道容易悟道難,第四、悟道容易發心難。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 我們為什麼不吃蛋和五辛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 如何結緣? 熱門新聞 01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02【閃文集】羅蘋的情人2025.08.2603北卡協會送暖 資助教師教學文具2025.08.2504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生萬法2025.08.2505南天寺沉浸式體驗 在地宗教教師認識佛教2025.08.2606佛光會區務會議 打造新護國神山2025.08.2507淡江大橋 年底完工2025.08.2608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明鏡台2025.08.2509苗栗.造橋 炭窯餘煙藏舊夢 百年驛站載鄉情2025.08.2510首屆三好音樂節 融和蔬食永續2025.08.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法語 退一步想星雲大師 如何結緣?星雲大師 我們為什麼不吃蛋和五辛星雲大師 佛教經典裡的管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