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乾旱虎頭埤竟滿水位 1張地圖揭水源秘密

 |2021.01.06
3135觀看次
字級
虎頭埤有台灣第一水庫之稱,每年6月灌溉時舉辦圳頭祭,地方正爭取列入市定民俗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圖/吳淑玲
新化林場丘陵地集水區,百年來涵養水源守護虎頭埤。圖/新化林場提供

【本報台南訊】南部水情不佳,曾文、烏山頭水庫110年嘉南灌區一期作停灌休耕,但新化區虎山小組沒有停灌,水源來自虎頭埤目前接近「滿水位」,主要是虎頭埤上游是中興大學新化林場集水區高達6百多公頃;新化林場百年史一張地圖就可看出百年來涵養水分的價值。

林場表示,原本是台南演習林的新化林場,位在新化虎頭埤東南方新化林場地形為丘陵地,整體地勢由東南端的赤蘭坑、大坑尾往西北方的虎頭埤逐漸緩降,南、北及東方三邊較高形成分水嶺,東南隅的觀音山海拔153公尺為林場周圍界線最高嶺,丘陵谷地遍布林場內,形成數條小溪,最後匯成虎源溪成為微型水系,虎源溪經三班隙、茄苳莰流向西北方的虎頭埤,為虎頭埤的重要水源,換句話說,新化林場內丘陵區域就是集水區,林場自然成為虎頭埤的水源涵養林。

從高空鳥瞰新化林場範圍,丘陵谷地內有多條小溪,匯流成虎源溪,由東南向西北流入虎頭埤,觀音山屬新化林場位於東南隅,為林場周圍界線最高嶺高點,藉由無人機空中拍攝,可觀察到林場丘陵谷地間沿著南168線,虎源溪大致也是順著南168線由東南往西北流至虎頭埤,從地理知識裡的水文環境來了解,可體會到新化林場設立百年來默默付出的永續價值,

虎頭埤水域才28公頃,但上游中興大學新化林場集水區有600多公頃,因長期以來水土保持做得很好,涵養水分的功能很強,目前每天都還有在進水。曾文、烏山頭水庫110年一期稻作停灌,但虎頭埤灌區未受到停灌影響。

虎頭埤有台灣第一座水庫, 1846年(清道光26年)由農民歐陽安召集附近居民築土堤截蓄鹽水溪上游河水,用以灌溉農田。170年來源源不絕澆灌涵養新化約5、6百公頃農地。65年前曾因乾旱,地方人士舉行「圳頭祭」,祈求風調雨順,正爭取列入市定民俗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