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文物館 驅逐荷人秉孤忠 莫教成敗論英雄

文/人間社記者謝佩蓁、王湘溱 |2021.01.04
2428觀看次
字級
延平郡王祠入口。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日籍畫家那須豐慶臨摩的〈鄭成功畫像〉。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延平郡王祠主殿,宮燈間懸掛的「誥命箱」,是存放聖旨的器物。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延平郡王祠主殿的鄭成功像,是雕塑家楊英風所造。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同懷存銀單」是台灣紙幣的始祖。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清朝內閣官員施士洁的「內渡護照」。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祠門上方「前無古人」匾為福建省武平縣知縣盧紹昌進獻。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鄭成功出生於日本,館內展示「鄭成功誕生石」。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鄭成功文物館入口雕塑〈屈服〉。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台灣縣蘇孝銘佾生執照。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清代士兵穿戴的竹甲笠。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以滿、漢文同碑書寫陽刻的下馬碑。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文/人間社記者謝佩蓁、王湘溱

鄭成功文物館位於台南延平郡王祠內,典藏府城民俗文物、古籍、民藝品約4000餘件,不僅有鄭成功的草書真跡,還有日籍畫家那須豐慶的〈鄭成功畫像〉摹本,以及台灣唯一的「戒石銘」文物,相當珍貴。

民眾走進明延平郡王祠,會發現門匾上的「明」寫成「眀」,但這個「眀」字中的「目」不是指眼睛,而是「囧」(窗牖),也寫作「朙」,是指窗戶照進月光,展現鄭成功反清復明、永續光明發展的雄心宏願。

文史工作者杜宜昌指出,明末遺臣鄭成功,福建南安人,南明永曆帝敕封延平王爵位,世稱「延平郡王」或「國姓爺」。延平郡王祠又名「開山王廟」、「開台聖王廟」或「鄭成功廟」,是清治時期最早「奉旨祀典」的官祭鄭成功紀念祠。

延平郡王祠在日治時代曾改為「開山神社」,是日本人在台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在海外神社中,唯一由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現今的建築風格,是1963年改建的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

祠門上的「前無古人」匾額,是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福建省武平縣知縣盧紹昌進獻。為了妥善保存真跡原件,以復刻版匾額懸掛,真跡藏於鄭成功文物館內。

主殿內的鄭成功像,是雕塑家楊英風泥塑作品,祠中珍藏包括欽差大臣沈葆禎建祠奏請書、光緒元年准建祠聖旨、追贈「忠節」諡號諭旨等文物;殿內高懸的「誥命箱」是存放聖旨的器物。

郡王祠戶外庭園有一座鄭成功騎馬石雕像,長8公尺、寬4公尺、高7公尺,是2008年福建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轉贈,器宇軒昂,栩栩如生。

典藏台灣史料

鄭氏草書真跡

鄭成功文物館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灣史料館」,原位於安平,後來遷移到台南州廳前的兩廣會館,1945年再移至赤崁樓。1964年延平郡王祠重建,同步新建文物館,新館落成後,文物由赤崁樓移至新館典藏。

文物館的館藏淵源,可追溯至台灣總督府於大正8年(1919年)在台南舉辦「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所蒐集的台灣史料;文物館於2003年重新整理,完成後更名為「鄭成功文物館」。

文物館大廳有一座3.5公尺高的雕塑〈屈服〉,是公共藝術家何恆雄的作品,闡述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的史實。一樓常設展,展出鄭成功生平介紹、鄭母塑像、出生地日本長崎縣平戶的誕生石等文物。

館內有鄭成功草書真跡:「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以及日本畫家那須豐慶臨摹的〈鄭成功畫像〉,這幅畫像是那須豐慶依清代鄭成功畫像原作臨摹而成,完成之後奉獻給「開山神社」。

台灣紙幣始祖

進士內渡護照

館員謝蕙蕙表示,館藏〈清代吏治箴言匾〉是目前台灣唯一的「戒石銘」文物,匾額由9塊長方橫板拼組而成,箴言匾嚴明方正,是同治8年(1869年)台灣知縣白鸞卿用來自惕自勉的箴言匾,上書「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等16字。

謝蕙蕙指出,館藏有各式各樣錢幣、銀票,其中「同懷存銀單」是台灣紙幣的始祖,以及3張清代早期的台灣銀票,另有清朝內閣官員施士洁(1856-1922年)的「護照」。

清朝「護照」是入出境的許可證,書寫攜伴眷屬姓名、攜帶物件,如同現今的「出入境旅客申請單」。館內展出清代內閣官員施士洁內渡護照;施士洁與父親施瓊芳為台灣唯一的一對父子進士。

陽刻下馬碑文

祭孔佾生執照

館藏的〈下馬碑文〉滿、漢文同碑書寫,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是全台唯一陽刻的下馬碑文。 這塊碑文原本在「萬壽宮」(今台南地方法院院長宿舍處),而「萬壽宮」是清朝台灣文武官員遙拜皇帝的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祭孔大典時,跳六佾舞的學生必須經過遴選、領有執照才能上場。館藏〈台灣縣蘇孝銘佾生執照〉,是清光緒9年(1883年)核發給祭孔佾生,也是台南現存唯一傳世的佾生執照。

館內展示明永曆17年(1663年)到台灣的寧靖王(朱術桂)玉笏、清代台南藝術家林朝英書法木雕、官員出巡時使用的木製執事牌、兵丁竹甲笠、鐵頭盔等文物。

文物館2樓「南國文史青年正傳」特展,展出文史研究者石暘睢、黃天橫、莊松林、林勇、連景初等人收藏的明清至戰後文物。其中畫作〈熱蘭遮城〉是府城畫家蔡草如贈給林勇的畫作。

文物館庭園中的沈葆楨像,是台南雕塑家邱火松(1929-2014年)的作品。邱火松自幼喜歡玩捏泥土,作品包括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的余清芳像、湯德章紀念公園內的湯德章像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