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明年學測考生備戰中。按大考中心統計,國文是學測五科中難度最高的一科,比如今年滿分一百分,拿七十七分就屬滿級分。國文也是鑑別度最低的一科,今年和去年沒有一題鑑別度超過百分之六十,頂標和前標同為十三級分,也就是全國高達四分之一考生落在這個區間,難分高下。
為何這科又難、又分不出高下,教師分析,兩年前國文考試改制,寫作占比提升到五成,但考生得分太相近,導致頂標和均標同分。素養題也讓國文成為「沒範圍的考試」,閱讀測驗題幹漸長,加深難度和不確定性。
學測鑑別度不穩,屢遭詬病,同時大考中心統計,國文滿級分人數約占百分之三是五科最少,一百分中拿七十六點五九分以上就屬滿級分。
再看過去兩年成績分布,統計指出,國文不只滿分人數少,鑑別度也不足,全國約四分之一學生都卡在十三級分上下,人數太多導致頂標、均標同為十三級分。從各題試題鑑別度來看,近兩年國文科沒有一題鑑別度超過百分之六十,是五科最低。
大考中心日前表示,大考命題會以提升鑑別度為首要目標。
考題素養化也讓國文科失去鑑別度。補教國文教師楊墨分析,素養源自政府想拚PISA閱讀能力國際評比成績,再加上提升白話文的政策,近年國文科文言文比重持續刪減,考題中課本內容只占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都是課外閱讀題,只有少數閱讀能力佳的頂尖生勝出。
楊墨表示,素養題恐讓未來幾年的國文鑑別度持續低落,因為素養無法在高中三年練成,現在若要考好國文,從小時候就要開始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