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農民退休儲金制度明年上路,政府喊出「繳四十年,月領四萬五」,令不少農民心動。農委會統計符合資格的農民四十三萬人,預估第一年有六萬人申請,但本月七日開放申請至今卻不如預期,甚至有人早上申請,下午就反悔,連原本預估受益最大的青農,也因取得農保資格不易而卻步。
雲林縣許多農會原本預期有大批農民湧入申請退休儲金,還準備號碼牌、加開櫃檯,沒想到卻未見人潮。
雲林縣府農業處統計,截至十六日有一千四百多位農民申請農退儲金,農業團體輔導科長高建平說,像種稻的農民收益不高,可能繳不出費用。
高雄市農業局統計上周約二百五十件申請案,由於農退儲金每月須提撥百分之一到十,以過去申辦農保、職災保險等經驗,預估申請人數不會太多。
高雄市在地青年農民聯誼會總會長胡蕙玲坦言,近來氣候變化大,農民收入不穩,有些青農申請農保時被地主拒絕,每年要繳二萬多元,願不願意多拿出這筆錢,見仁見智。
有青農想申請,卻在第一關「農保」資格就卡關。雲林縣青農謝明諺務農五年,因為沒有農地,沒有農保資格,他曾到農會申請實耕者認證加入農保,試了二次未果,覺得跟機關往返太過麻煩而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