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月壤 陸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 |2020.12.17 語音朗讀 16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攜帶月壤的大陸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返抵地球,其表面燒灼焦黑。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歷經23天的飛行,攜帶月壤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已在17日凌晨1時59分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隨即發來賀電,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人員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為協助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準確著陸,16日下午在預定地著陸場萬里之外的印度洋上,中國大陸的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即抵達測控任務海域,為其保駕護航。大陸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返抵地球,工作人員檢查狀況作業。圖╱新華社昨夜內蒙古四子王旗夜間零下30℃,對地面工作人員的準備是一大考驗。在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後,地面的搜索直升機即先於車隊啟動,飛往搜索區域上空,以著陸點為中心,呈四角分布之勢待命搜尋。「再入返回」這段旅途,堪稱本次任務最關鍵、最受關注的一段航程──返回器從距地球5000公里的太空中,以每秒約11.2公里的速度滑行進入大氣層,通過自主調整姿態,藉助升力再「跳」出大氣層,然後再第二次「躍」入大氣層,直到下降到開傘高度(距地面10公里)。這意味著它將兩次進入會遮罩電磁波的黑障區(地球上空35公里~80公里的大氣層間),與外界失去無線電聯繫。大陸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返抵地球,圖為其從距地面十公里的高空開始降落的示意圖。圖╱中國探月工程這種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方式,被形容比喻成「打水漂」,意在模擬未來嫦娥五號探測器返回地球。選擇「跳躍式再入」,可用較小的再入角,斜向下進入大氣層,依靠迎面的大氣阻力產生的向上分力即氣動升力,提升高度。衝出大氣層後,做一段彈道式飛行,再進入大氣層(也可以多次出入大氣層),每進入一次,都可利用大氣阻力進行一次減速。工作人員在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現場作業。圖╱新華社以這樣的方式返回,飛行距離和時間明顯拉長,對於落點的調整就有了很大餘地,可使返回器盡量落到理想著陸區域。歷史上,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每秒11.2公里)再入大氣層的航天器不少採用「跳躍式返回」。此外,要確保返回器再入返回成功,防熱技術也是關鍵。返回器面臨的峰值熱流密度、總加熱時間、總加熱量等一系列資料,得經受超過2000度高溫的長時間燒蝕。11月24日凌晨04時30分,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點火升空,送嫦娥五號奔向月球,採集月球土壤再返回地球,總共歷經23天的飛行。工作人員回收嫦娥五號返回器。圖╱新華社 前一篇文章 世界首座 5G智慧工廠啟用 下一篇文章 莫斯科舞團再傳確診 後續表演全部取消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5【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8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09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10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CPI連3降 外食房租續漲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同心動員演習 後備軍人報到EMU700換裝首航服役逾半世紀 F-5E/F戰機除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