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統計處昨日指出,印刷電路板(PCB)產業今年產值可望突破3000億元,因受惠伺服器、網通設備廠商持續回台投資擴增產線,及新冠疫情推升遠端應用產品接單活絡,加上電信業者5G基礎建設加速布建,催升另一波印刷電路板產業需求動能,累計1~9月產值2273億元,年增7.9%,預估2020年全年產值將可望突破3000億元,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我國印刷電路板業產值於2006年達3117億元的歷史高峰,2009年雖受金融海嘯衝擊而滑落至2306億元,但2010年全球景氣復甦,大量訂單回籠,使得產值回升至2904億元,2011年至2016年則受歐債影響,全球經濟成長緩慢,加上個人電腦需求不振以及受中國大陸印刷電路板產業供應鏈在地化的衝擊,產值降至2700億元上下。
近年則受惠智慧行動裝置推陳出新及智慧科技應用領域的擴展,重新帶動印刷電路板產業回溫,2017年產值轉呈正成長,2019年達2916億元為近12年新高,且連續3年呈正成長。
IC載板 產業成長大功臣
經濟部統計處進一步分析指出,今年印刷電路板產業成長的主要動能是「IC載板」。以主要產品觀察,硬質及軟性印刷電路板受惠5G、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擴展,帶動資訊、通訊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增加,今年1~9月產值1091億(占整體產業48.0%),年增2.4%;IC載板受惠高階運算晶片與高速記憶體需求暢旺,產值達711億元(占31.3%),年增25.6%,增幅最大,是推升整體產業成長的主要貢獻來源,2項產品合占印刷電路板業約8成。
另觀察銷售市場,經濟部統計處說,我國印刷電路板業多以外銷市場為主,其中印刷電路板直接外銷比率達82.4%,IC載板則占49.2%。
至於在出口值表現部分,經濟部統計處指出,2019年受美中貿易紛爭干擾,印刷電路板出口值縮減至52.8億元,年減5.5%,但今年1~10月出口值回升至45.8億元,年增5.7%,主要出口市場以中國大陸占43.9%居首,年減0.8%,香港占12.8%次之,年增5.2%,南韓因部分大廠結束印刷電路板業務,對我國軟板及硬質多層板的需求增加,年增37.7%,占9.7%,超越美國成為我國第3大出口市場,對美國出口則年減9.6%。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印刷電路板業為電子產品之母,以硬質印刷電路板、軟性印刷電路板及IC載板為主要產品,為手機、電腦、伺服器、電視、通訊網路設備等的重要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