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央行打炒房,金管會將透過加強金檢等方式以控管銀行風險,避免建商以案養案。圖/林俊良
【本報台北訊】打炒房,金管會年底兩路並進,促銀行嚴控建商餘屋貸款,包括加強金檢、擴大打擊炒房,以及採行新的資本計提方式,提高銀行資本成本,藉以控管銀行授信風險,並避免建商以案養案,建商明年推案成本也將因此拉高。
配合政府打炒房政策,中央銀行宣布信用管制措施,首度限制餘屋貸款最高5成,以遏止建商靠銀行金流囤房。金管會年底將採行相關措施,緊盯餘屋貸款,避免建商高財務槓桿操作,大舉獵地推案後,賣不掉的房子再用餘屋貸款方式跟銀行套現。
年底啟動專案金檢
官員表示,金管會除年底專案金檢外,對於年底及明年度排到一般金檢的銀行、壽險公司、信合社及票券公司,只要有不動產授信的金融機構,都會將餘屋貸款等跟打炒房相關授信業務,納入金檢重點。
換言之,配合打炒房金檢工具,打擊面將不只鎖定專案金檢的10家銀行。
除加強金檢,年底採行不動產授信資本計提新規定,也將拉高銀行資本成本,促使銀行辦理餘屋貸款業務更加謹慎。
官員表示,現行規定銀行辦理餘屋貸款,計提資本的風險權數,是依企業債權,也就是企業外部信用評等,從20%到150%,沒有信評為100%。
若中小企業融資金額小於4000萬元,風險權數可用75%,大於4000萬元,則是100%。
由於國內企業9成無外部評估,整批餘屋貸款金額不太可能低於4000萬元,因此目前餘屋貸款適用風險權數多數是100%。
採行資本計提新規
新規定上路後,餘屋貸款資本計提,就要看資金用途,如果再用於蓋房子,風險權數就要150%,少數符合一定條件才適用100%。
條件包括建照登記是住宅用,及融資比率小於50%或預售屋賣超過35%等。
據金管會研擬的修正案,新的不動產授信資本計提規定,也就是LTV法(依房貸成數計算風險權數),依不動產類別計算不同風險權數,更具風險敏感性。
目前全體銀行36家中,已有5家向金管會表明新規定上路後,將選擇採現行舊規定,31家將從年底開始到明年6月底前,陸續採用新規定。
據金管會對這31家銀行試算結果,採新制後,資本適足率可增加1.07個百分點,有多達30家的銀行都可增加,銀行可承作的放款等風險性資產空間將大增2.19兆元。
銀行主管表示,新規定包括餘屋貸款、土建融在內,風險權數都比現行高,銀行也會反映在授信價格。
業者說,一些建案未如期動工,偶而會加一點利率,但這2年資金太多,銀行就不會太在意,現在央行管制,加上資本計提新規定,銀行會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