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自體免疫疾病是國內十大重大傷病第三名,包含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燥症、硬皮症、皮肌炎、紅斑性狼瘡等,全台病人超過十二萬名。其中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的關節會變形,甚至可能失能;硬皮症病人皮膚會變硬、面無表情;乾燥症病人容易眼乾口乾;皮肌炎病人肌肉會發炎、無力;紅斑性狼瘡病人關節會疼痛、皮膚出現斑疹。
臉皮像拉橡皮筋
肺功能剩70%
罹患硬皮症超過十年的林炳煌,由於皮膚僵硬,使得臉部面無表情,肌肉硬得像鐵鎚。林炳煌說:「有時即使想笑也笑不出來。」步入中年之後,五官逐漸產生變化,嘴巴變小、鼻子愈來愈尖,嘴唇變薄,每每想用手接東西時,因為手掌伸不直、無法施力,都得併用雙手。隨著天氣變冷,皮膚乾燥僵硬,「每次說話,臉的皮膚就像在拉橡皮筋」,變得愈來愈不愛說話。
林炳煌十多年前因全身莫名水腫,四處求醫,曾誤以為癌症,做遍了全身檢查卻沒有獲得任何結果。直到最後一項免疫系統檢查結果出爐,確診罹患硬皮症。因免疫系統失控,開始攻擊自身的內臟器官,肺部首當其衝,造成肺纖維化,當時肺功能僅剩下百分之七十,走路容易喘也容易疲累,一累說話就會沒聲音,伴隨著乾咳。現階段規律用藥,連帶也能控制肺纖維化,配合定期的肺功能檢測追蹤,避免病情惡化。
自體免疫疾病
增肺纖維化風險
根據衛福部相關數據顯示,國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年增四千例,近十年患者人數成長百分之七十三。這些患者存在著一種「共病」風險,就是肺纖維化。尤其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皮肌炎和硬皮症患者更是五大高風險族群。
中華民國風溼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指出,十大傷病,自體免疫疾病僅次於癌症、精神疾患。自體免疫疾病會被列為重大傷病,是因原本負責對抗外來疾病、存在於自體免疫系統中的抗體和細胞基數,因未知的原因開始攻擊自身,同時也會侵犯到重要器官造成傷害,尤其肺部是人體關鍵的呼吸器官,不得不慎。
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李信興指出,自體免疫疾病,除了表面皮膚症狀,很容易會有「內傷」,看不見的傷害潛藏在內臟器官,近來引發肺部共病的間質性肺病,受到關注。
肺纖維化早期症狀其實有跡可循。若患者發現長達兩個月以上,持續「乾咳、容易喘、容易疲累」就需進一步就醫檢查、接受治療。及早用藥可校正免疫失衡,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