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教育論壇 闡述情境式教學

人間社記者李雪麗台中報導 |2020.12.10
2149觀看次
字級
星雲教育論壇中區場在台教大舉行,共兩百五十人與會。 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人間社記者李雪麗台中報導】「二○二○星雲教育論壇中區場」六日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展開,因應一○八新課綱,今年論壇以「活化教學.素養學習」為主題,除了有學思達創辦人張輝誠,及親子教養與溝通專業講師李儀婷的主題演講,還邀請星雲教育獎獲獎的典範教師分享經驗,從「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理念,闡述如何連結生活情境,來活化學習與應用,吸引近二百五十位教師及家長到場聆聽。

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佛光大學副校長劉三錡表示,星雲教育獎八年來以嚴謹的態度,經申請、與相關人士訪談及申請者與委員對話三階段評選,因此獲獎者絕對是實至名歸。

翻轉教室

突破時空限制

佛光山中區總住持、均頭中小學董事長覺居法師表示,改變一個人要從教育著手,「教育培養人才」一直是佛光山的宗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更曾說過:「佛光山可以窮,但不能窮教育。」因此大師不僅勤寫一筆字成立教育基金,還想到媒體可以救國家,所以成立星雲教育基金會,乃至後來的星雲教育論壇。

張輝誠提到現今的兩大教育浪潮:翻轉教室與翻轉教學。他表示,在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知識不再被學校壟斷,自學才是未來須具備的主要能力;翻轉教室的優點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以反覆練習、滿足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位的翻轉教學,可以讓學生從自主學習中,體悟如何深入思考,進而學會自我表達。

李儀婷認為失敗更需要學習,也更讓人貼近成功。她從與孩子產生衝突的挫敗教養為經驗,開始學習「薩提爾成長模式」,學會不對孩子有過多的期待、不試圖幫他們解決問題,而是透過對話,讓孩子理出自己的問題點,並自己承擔行為後果。

多做一點

助偏鄉童展翅

她表示,溝通和陪伴是重要的歷程,「從負面事物,找出正向資源;從負面行為,找出正向意義」,這樣每一次衝突,都是親子和諧的契機。

星雲教育獎獲獎人苗栗縣苑裡高中教師鄭力瑋,希望學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於是找來各行各業人士到校分享;開啟文學圈,讓學生分組讀英文小說,訓練聽、說、讀、寫的能力;並帶著學生跨出校園,拍攝影片,讓他們從認識家鄉到認同家鄉。

他指出,新課綱所提到的素養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老師只要多做一點,學生就會更有亮點,偏鄉的孩子也可以展翅飛翔。」

獲得師鐸獎與星雲教育獎雙重肯定的台中育英國中教師黃淑娟,一直秉持「相信自己、莫忘初衷」,謙虛的表示任教超過三十年,但現在還在學習如何當老師,因為學生的問題層出不窮,但因為能幫助孩子突破困境,她深深感覺當老師是很幸福的職業;她覺得愛可以改變一個人,「但要讓孩子愛上你,你必須先愛孩子」,透過用心陪伴,讓學生感受到被保護、被愛,生命就會改變。

精采的論壇引起熱烈的回響,從事幼教的蘇春燕表示,自己也是接受填鴨式教育長大的,每天早自習考試,當時對上學的恐懼與排斥至今難忘;她向這群默默付出的老師致敬,感謝他們願意為翻轉教育發聲、改變教學方式,讓每個孩子們適性揚才、找出他們的興趣、提高學習動力,也願意陪伴迷途的學生走到正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