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之眼】 新冠疫情的另一面鏡子

文╱涂明君 (資深媒體人) |2020.12.10
29394觀看次
字級

文╱涂明君 (資深媒體人)

從「要健康還是要經濟、要健康還是要教育、要健康還是要文化、要健康還是要社交」,到「有健康才有經濟、有健康才有教育、有健康才有文化、有健康才有社交」。這樣沒有爭議的問題竟然用了12個小時才得到「共識」。

德國總理梅克爾和16個邦主席(等同州長)協調進一步防疫措施,為了說服大家有健康優先,難度這麼高!

歐洲新冠疫情第一波時,義大利面臨「先救誰」的醫療囧境,老人被迫「放棄」,社會難抑悲情。當時梅克爾是這麼說的:在一個人的晚年,如果除了護理人員外誰都見不到,那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是他們在8、90年代建設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生活在他們創造的富裕生活中,我們和他們一樣,都是德國的一分子,包括他們的孫輩,為了他們,我們也要和病毒戰鬥。沒有任何人是可以被放棄的,每個人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

德國死亡率最低,被譽為防疫模範生。然而應對更加猛烈的第2波疫情卻面臨太多的反彈與矛盾。連「有健康才有其他」這麼簡單的邏輯,都難以疏通!新冠病毒何其凶猛,它揭開西方先進國家的短板。

在德國,即便有「英明」的梅克爾,仍有上萬群眾反防疫示威;在法國,近來每天都有6、70個城鎮群眾上街打砸搶燒;在最宜人居的瑞典,採取不作為的群體免疫失敗,死亡率居歐洲之冠;在保育理念最領先的丹麥,「錯殺」千萬隻水貂掩埋造成汙染又挖出來焚燒;在英國,宵禁時間,人們故意群聚馬路飲酒作樂;在美國,示威者焚燒口罩,圍觀者鼓掌歡呼,其他就不用說了吧!

德國反封城示威口號是「梅克爾下台,還我民主」,把防疫和專制畫上了等號。優越感的執念,民主意識的無限放大,知識技能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失衡,導致自由被誤解誤用,就像英國首相強森對染疫失控解嘲「因為英國人熱愛自由」。當然,義大利總理的反駁「義大利人也熱愛自由,但是我們理性」,算是小小「撥亂反正」吧。

美國一電視節目中,兩主持人爭執得不到答案。一個說「超市可以允許500人入內,為什麼有600座位的餐廳不能允許150人」,另一個雖然贊成限制政策,卻無法提出具體原因。進超市規定戴口罩,進餐廳吃飯無法戴口罩;超市是民生必需,吃飯卻不必然要去餐廳。這麼簡單,電視主持人竟想不通。

人類面臨前所未有巨大考驗的此時此刻,本應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聯手克難,但是政治對立無所不在,許多國家被政治人物戴不戴口罩的主張分裂,直至今日,美國白宮帶頭群聚,戴不戴口罩依然爭議。就像川普律師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自己堅持不戴口罩,還曾要求鄰座的女士脫下口罩,12月7日證實確診住進了醫院。

梅克爾也曾在議會說明口罩政策時被極右派反對黨噓聲打斷。她說:我們現在正面對第一手經驗,不能用謊言和謠言來對抗疫情,同樣,激起仇恨也不應該,民粹主義的極限和對時事的罔顧已經暴露無遺,民主需要真相和透明。

《時代雜誌》在其臉書貼出最新一期的封面,2020被打了個大X,標題是「最糟的一年」。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聯合國疫情會議上直言:疫情展現了人類最好和最壞的應對能力,有些國家證明通過科學、團結、奉獻制服了病毒;有些地方則存在反科學、不尊重專業、製造分裂、推卸責任,致疫情擴散。他呼籲,疫情不是「政治足球」,因為只要在國家層面存在政治分歧,不尊重科學專業人士,混亂就會蔓延,病例和死亡就會增加。

民主自由的大旗並非卸責藉口,對自己、對家人、對朋友、對社會,責任才能還原自由。每天新增xxxx死亡xxxx,這不是數字,是人!醫院不得不以iPad視訊讓家人和病患「告別」,凡同理心,何其不忍。專家一再強調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這簡單的防護動作比疫苗有效,台灣就是多數民眾配合取得了漂亮的防疫成績。

在這至暗時刻,失去親人至愛的淚水,被政治對立的口水攪局。引以為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