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浙江台商(案七一九)返台十二天出現症狀,引發本土染疫爭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及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親自滅火,陳時中說,「浙江台商不能講疑似本土病例,沒有這個條件」,但為求謹慎,須進一步病毒培養,以釐清基因序列;張上淳說,疫調發現,此個案在爆發群聚的上海浦東機場時脫口罩進食,且其入境後的檢疫旅館至今未現確診者,境外感染機率較高。
案七一九今年九月中旬至中國大陸浙江洽公,上月二十二日返台,入境時無症狀,持登機前三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防疫旅館居家檢疫期間,十二月四日出現發冷及發燒症狀,隔日送醫採檢確診。張上淳表示,入境前一、兩天感染計算,潛伏期約第十二天發病,雖確實少見,但仍合理。
陸近期確診者 病毒株未公開
張上淳表示,根據疾管署疫調,查出此案在大陸採檢過程及行為,在陸期間皆有戴口罩,但多次在浙江餐廳吃飯,甚至曾在機場內脫口罩進食,尤其此案出境當天浦東機場出現群聚,機場感染風險高。「連個案也認同,在上海浦東機場感染滿有可能」。
張上淳坦言,培養病毒釐清基因序列較具科學性,但有執行困難度。首先,台灣無大規模本土疫情,沒有現住的本土病毒株;再者,大陸近期本土確診者病毒株皆未公開,感染地恐僅能靠流行病學推理,台灣許久未見本土疫情可能性較低,反觀大陸持續有零星本土個案。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我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表示,「防疫旅館就像台灣社區,認定有無風險全是人為判斷」,最重要的是,既然出現感染地灰色地帶的個案,如今該做的是再次檢視機場到旅館動線是否符合防疫規定,及防疫旅館內部是否確實落實感染管控品管,才能確保境內安全。
陳時中也說,「浙江台商不能講疑似本土病例,沒有這個條件」,但為求謹慎,還是要進一步釐清,以台灣經驗,檢疫期過後才確診病例,皆已培養不出病毒,代表無傳染性,至於是否有考慮延長檢疫期,他表示「未考慮延長」,但大家還是要提高警覺。
新增2境外 來自緬甸、印尼
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新增二例境外移入新冠病毒確定病例,分別自緬甸(案七二○)及印尼(案七二一)入境,都持有登機前三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迄今無症狀,都是出關後,由公司安排自費採檢才確診。
秋冬專案十二月一日上路,除指揮中心公布力為對象,強制入境者檢附陰性檢驗證明,若不願檢附將吃上一至十五萬元罰金,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公布,我首開罰六人,各罰一萬元,均為國人,分別來自香港二人、澳洲一人、美國三人,未檢附證明又提不出合理事由。
另外,陳時中也指出,澳洲近期以輸入病例為主,考量其本土疫情獲控制,達低風險國分級標準,即日起將其自「中低感染風險」升級為「低感染風險」國家,短期商務來台居簡可再縮短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