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人.生】 我要怎麼 說再見?

文/劉秀枝 |2020.12.04
2397觀看次
字級

文/劉秀枝

參加過不少告別式,印象最深刻也最震撼的是一位六十歲往生的好友,放映的第一張投影片就是她罹患癌症接受化療的光頭照片,身著病服,打著點滴,體貼的先生陪伴在旁。她堅定的眼神,勇敢、豪率,令人動容。

投影片從她人生的最後時刻一直往前推,事業成就、桃李天下、家庭圓滿、國外求學、學業優異到乖巧可愛的小女孩,短暫的片段如同時光隧道般帶著我們陪著她走完精采人生。事後,一位朋友很感慨地說,平常要多拍照,告別式才會精采豐富,而且要趁現在還不是很老,去拍一張美美的大頭照,以備靈堂使用。

我不禁想,我要什麼樣的告別式呢?

記得我五、六歲時,住在鄉下的外祖母去世。瘦小的外祖母是位非常慈祥、輕聲細語、散發著溫暖光輝的長輩,我們這些孩子都非常喜歡她來家裡,因為如果犯了錯,母親拿起藤條要責打時,趕快跑到外祖母身邊就沒事了。外祖母的遺體躺在大廳裡墊高的門扇板上,面色祥和,旁邊點著香,母親帶著我繞外祖母一圈說:「免驚,阿嬤是好人,很疼我們,不會害我們的。」這是我對往生者的初次印象:安靜、平和、自然,無有恐懼,而且人老了有一天都會這樣。

父親病逝時九十一歲,中部小鎮的喪禮大都在自家門前搭棚設靈堂,且占了馬路的一部分,因此需事先向派出所申請路權。當時我們晚輩站在靈堂旁,一面哀戚答禮,一面聽到背後的車聲,不免有點擔心被撞,幸好路過者都尊重往生者也體諒家屬,車子慢行而過。晚輩跪拜時,六十出頭的大嫂因膝蓋退化,跪下後無法起身,還得身旁的大哥拉她一把,禮儀師趕緊說不方便者可以免跪,行禮即可。

喪禮的繁文縟節之一是請法師及居士誦經念佛,我手邊沒有經文,不知內容,只覺得聲調平庸反覆,但聽久了心境卻慢慢平靜,頗為療癒,覺得喪禮真是大家族成員見面、緬懷、思源的機會,也是個人省思、感恩和療傷止痛的起動力。

那時五十多歲的我,想著退休後也許可以從事禮儀師的工作,希望能以莊嚴、溫暖的方式撫慰生者。大哥卻笑說,殯喪業是個大事業,我外表和專業能力都明顯不足。他說得對,但從此我就特別注意喪禮撫癒人心的療效。

基督教的追思禮拜在教會舉行,莊嚴典雅,除了牧師講道、獻詩班,大家一起禱告、讀經、唱詩,非常療癒,而且離開時每人手上還常帶回一盒點心呢!

父親去世後六年,九十七歲的母親往生,仍然在自家門前搭棚設靈堂,因為母親是大家族中最高齡的長輩,當時跪拜的晚輩多到即使三人一排,還是排到棚子外。

我單身,與大家族平常少聯絡,想到等哪天自己要走了,那時候朋友也都老了,能來參加告別式的可能寥寥無幾,怕是既難堪又辛酸。我決定免掉告別式,但要自行製作一生的投影片,而且從現在開始做,同時反省做人哪些要改善或學習、還想去哪裡玩、哪些事還沒做,趁現在來得及一一補足。

不過,投影片將來給誰看?總還有幾位親友吧,或許,也可以放到YouTube,永存雲端喔。

(本文由「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提供https://www.facebook.com/TWLA201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