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校園「霸凌」問題嚴重,兒童福利聯盟昨天公布調查指出,百分之七的中小學孩子自認經常霸凌同學,兒盟推估認為,平均每班會有二個霸凌者,再加上有三成霸凌者會採用肢體暴力,全台至少有二萬個「校園小霸王」。
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霸凌(bully)」常出現校園,是指持續、重複出現在固定孩子間的欺凌現象。
調查發現,經常霸凌同學的孩子占百分之五,更有百分之二的孩子每天都會欺負、嘲笑或打同學,兩者合計百分之七。兒盟以全國國小高年級與國中二、三年級的學生總數推估,等於平均每班至少有二名霸凌者。
最常見的霸凌方式是「關係霸凌」,即排擠自己討厭的同學;其次為言語霸凌,即嘲笑或是幫同學取難聽綽號。更有超過百分之三十一的霸凌者會對同學施以肢體暴力。
調查發現,霸凌者比一般孩子有更高機率是來自威權式管教(百分之五十七)、家人之間高度衝突(百分之十二)、家長經常罵孩子(百分之二十五)、打孩子(百分之十六)的家庭。
兒盟還發現,有百分之三十五的霸凌者,過去曾有被欺負的經驗,因無力還擊,便從受害者搖身變成加害者,欺負其他更弱小的孩子。
王育敏說,台灣教育體制若再不正視校園霸凌,霸凌者長大後將是社會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