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朋友家作客,看到客廳的櫥櫃裡放著一個竹籃,裡面有公雞、母雞及幾枚雞蛋,萌樣栩栩如生,同行的女兒以為它只是純粹的裝飾品,雲英未嫁的她當然不明白它所蘊含的意義。圖/定筠
文/梁純綉
到朋友家作客,看到客廳的櫥櫃裡放著一個竹籃,裡面有公雞、母雞及幾枚雞蛋,萌樣栩栩如生,同行的女兒以為它只是純粹的裝飾品,雲英未嫁的她當然不明白它所蘊含的意義。
我告訴她這個是「帶路雞」,傳統婚禮,女兒歸寧時,父母要準備公雞及母雞各兩隻,所謂成雙成對(後來簡化成公雞及母雞各一隻),讓女兒帶回夫家。母雞會生蛋,表示代代相傳,猶如女兒婚後也要生兒育女,撫養下一代,藉著帶路雞有引領夫妻倆「好起家」的寓意,因此有句俗語說「帶路雞,新娘好起家」。
家母曾告訴我,六十年前結婚的次日,她返回娘家,母親為她準備兩對甘蔗(表示新人甜甜蜜蜜)、兩對真實的公雞及母雞(雞隻放在父親為她親手編織的竹籠裡),甘蔗及竹籠分別繫上九尺長的紅緞帶(代表婚姻長長久久),由弟弟、妹妹幫忙扛著,自己則坐在三輪車上,一路浩浩蕩蕩,在親友及路人的恭喜聲中回夫家。
隨著社會的進展,新人的「帶路雞」大都改用仿真雞造型的公雞及母雞,在結婚當天,由女方帶到男方家,甘蔗也是結婚當天綁在禮車上,習俗雖稍有改變,不變的是父母對女兒的祝福及期許。
朋友的「帶路雞」已有三十年歷史,她以珍藏的心情保存著。當年母親吩咐她要將「帶路雞」擺放在家中醒目的地方,隨時提醒自己好好和另一半經營新的家庭。
誠如朋友所說:「每當在婚姻裡不如意時,瞧瞧帶路雞,再想想結連理的初衷及母親的叮嚀,油然生起能量及勇氣。」
「帶路雞」雖然只是傳統婚禮習俗,但藉此鼓勵自己追求幸福圓滿,不是美事一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