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必須有更高規範

果智(台北市/退休人員) |2007.09.12
614觀看次
字級

金山養鱒場傳出所養鱒魚有問題,台北縣農業局遂對全境水產養殖場抽驗,驗出另六家養殖場的鱒魚、大閘蟹帶有不該有或過量藥物殘留,引起國人恐慌。

在瘦肉精爭議尚待徹底解決之際,接連傳出養殖鱒魚、大閘蟹乃至所謂「預防性報導」的毒鰻事件,業者個個喊冤,有的認是檢驗有問題,有的說應是運送途中遭污染,更有養鱒場說從不使用藥物,只賣給附近小吃店,從未出過烏來,「鱒魚帶藥」之說令人氣結。

筆者常到烏來一帶爬山,也多次到這家養鱒場吃「鱒魚全餐」,曾與負責人交談,因當地溪水豐沛、乾淨,水溫也適宜,鱒魚生病機率小,負責人嘗說「若我這種得天獨厚條件都要加藥,全台灣沒有一處養鱒場可免用藥」,筆者相信他的說詞,但現在北縣農業局公布說筆者已吃下不少禁藥,怎不令人吃驚?養鱒場有理或北縣農業局檢驗過程無訛,政府應慎重處理。

在此同時,政府公布泰國進口香菜含有農藥殘存,又說部分月餅含磷過高,對腎病等慢性病人不好,一連串的食品負面消息,農政及衛生機關固然已盡到告知或把關責任,但後果卻要民眾負責,豈不奇怪?

更奇怪的是,鱒魚、大閘蟹的普檢,是在金山養殖場傳開「含毒鱒魚」才展開,是否業者互揭瘡疤才做全面調查?農委會始終噤若寒蟬,這是替人民健康把關的作為嗎?

現在藥物科技發達,對水產養殖助益不小,若政府缺乏良好、細密的管理措施,類似毒鱒、毒蟹及毒菜事件必難戢止,而受害的則是國民,故亟須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的法規,讓民眾知所依循,讓政府各部門無法推卸職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