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上有一隻阿嬤養的貓,黑色,雄性,棄兒出身,自小學會在街頭拚搏,裝腔作勢,看見非善類就露出尖牙吼叫,直到遇見阿嬤。圖/CH
文/呂婉君
屋頂上有一隻阿嬤養的貓,黑色,雄性,棄兒出身,自小學會在街頭拚搏,裝腔作勢,看見非善類就露出尖牙吼叫,直到遇見阿嬤。
阿嬤學喵叫,招牠進屋,拿缺角的碗,盛上飯後的殘羹豢養牠,雖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是充滿農婦的味道,象徵著一分歸屬感。
「家裡雖然不好過,但不差你一雙筷子。無論如何,總要吃飽了才有力氣。」阿嬤總是備上給黑貓的一碗飯,對牠說著窮苦人家育兒勸飯的台詞。不久,黑貓開始眷戀起這一碗飯,天天進屋來覓食,阿嬤便摸上牠的脖頸,聽牠放鬆地打呼嚕,無限溺愛地喚牠「庫洛」。那是個日語名字,和三麗鷗的卡通明星庫洛米同名。阿嬤不認識什麼玩偶公仔,阿嬤只是生在日本時代,對著黑貓煥發光澤的毛色感到讚歎,才給牠起了這個小名。
阿嬤生了十個孩子,三個夭折,長女長子次女次子三女么女不是成家立業,就是甫踏出社會,嘗試獨立。只剩她的么子,那個早早失去父親的最後一塊心頭肉,還在軍中服役。當庫洛貓步進屋,就像輕輕踩上她空窗寂寥,如初雪結上薄冰的心湖一樣,一下一下,輕柔調皮,讓初老的婦人備感安慰。
庫洛天天回家,逐漸調伏了野貓的浪蕩心性,長胖了,動作慢了,從健壯變得雍容,有時寧可宅在家,窩在阿嬤的腳邊撒嬌。阿嬤龍心大悅,替牠努力加餐飯,牠專屬的碗裡,常有一整條叫「大食補」的魚乾溢出來。
然而,就在月色特別美的那一晚,庫洛擋不住夜裡魔性的呼喚,隨著風情萬種的母貓愈走愈遠,離開阿嬤的屋脊,迷失在爭風吃醋的情愛波浪之中,再也聽不見老母親撕心裂肺的呼喚聲。
連續幾個星期的時間,阿嬤叫不來庫洛,心碎滿地,終於不再在破碗裡倒剩飯;沒想到黑貓卻畏畏縮縮地現身了,牠睜圓了貓瞳看著阿嬤,怯怯地在梁上心虛的喵了一聲。
昏暗的廚房似乎立刻光亮了幾分,阿嬤的心怦然一跳,若無其事打開菜櫥,拿出一整包大食補放入碗裡,庫洛知道自己得到了原諒,一躍而下,大吃大嚼。阿嬤見牠渾身帶傷的狼吞虎嚥,又氣又心疼,劈頭就是連珠炮罵:
「還會知道餓?在外面吃到羹了?你就整天出去肖(瘋)就好!都不要返來!」
這時當兵放假回家的么兒正好穿著軍靴踏進門,以為老媽是在罵自己!他想到入伍前流連冰宮、撞球場,媽媽總是坐著大哥二哥的摩托車現身突擊,痛心疾首罵他是一個撿角的無用之子。
這個無用之子後來務農,跟母親一樣幾乎為孩子操碎了心,現在已經是鬢邊生白髮的老黑貓,中秋之夜,他望著月色,突然想像媽媽那樣馴養一隻野貓,到了野貓出外放浪又歸家時,他會厲聲罵牠數落牠,那時,他將會感覺已逝的老母親和他重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