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搖動黃豆,模擬出下雨聲響。
圖/黃麗宏提供
【人間社記者彭高鳳高雄報導】佛光山普賢寺「三好兒童一日禪」,在家長引頸企盼下十五日啟動,四十四位學童齊聚一堂共學。透過《百喻經》故事、佛門生活體驗等課程,學習進退應對上動靜合宜,提升專注力與穩健度,奠定「全人」人格發展的基石。
佛門中,吃飯也是修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副教授蔡麗玲講授「食存五觀」,令孩童了解齋堂即五觀堂,進食時應存有五種觀想,再引導小朋友思惟惜福、慚愧、平等、感恩、大願;稱念〈佛光四句偈〉時,提醒自己加緊腳步,學習諸佛菩薩的慈心悲願,力行三好、四給。
退休國小教師林麗萍,在「聲音劇場」中,指導學員以道具製造音效,包含搖動黃豆打造雨聲、模擬不同心境的走路聲音等,並透過口述劇情演出,配上音效背景,見證孩子無限大的想像空間。在日本完成碩士學位的蔡雨蓉老師,於「自我寫真」課堂中,引導畫出自己的「獨一無二」,建立自我信心。
普賢寺監寺知貫法師在課堂最後驗收大家的學習成果,「三界是指哪三界?」知貫法師問,「欲界、色界、無色界。」六年級的鄭至廷揭曉,贏得滿堂喝采。「食物變好吃的祕密?」法師再問,小學三年級的郭奐妤將「平等觀」解釋得淋漓盡致,知貫法師讚歎孩子們學習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