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嘉義縣前年遭逢八二三水災,水利署及縣府規畫五座滯洪池,蔡英文總統指示加緊開挖,目前完成三座,連同縣府開挖九座總計十二座滯洪池。但今年乾旱,滯洪池只儲水、設光電板發電,無法引水灌溉,農民抱怨連連。嘉義縣長翁章梁說,目前滯洪池大多位在下游沿海,水質不利灌溉,可評估另擇適宜地點,規畫利水灌溉功能的滯洪池。
嘉義縣議員黃金茂說,新完工的台糖新庄農場滯洪池將設光電板,並未規畫灌溉系統,義竹鄉硬質玉米數百公頃今年旱災,若能供灌也不致釀災,但滯洪池只儲水、發電,逢大旱年卻無作用。
現有滯洪池若要增設灌溉系統,必須再徵收土地才能架設灌溉管路。嘉義農民抱怨,極端氣候下的水資源利用應超前部署,例如高雄滯洪池如同水庫,水多時儲水,乾旱時送水,不只有蓄洪、防洪功能,還兼具水資源利用、生態、景觀、教育、遊憩等多元功能。
負責台糖滯洪池施工的第五河川局副局長許錫鑫說,樂見滯洪池規畫利水功能,滯洪池主要功能是調節排水,供灌要因地制宜,像沿海滯洪池含有海水,就不利供灌農作物。
嘉義大學土木與水資源工程系主任陳清田說,嘉縣滯洪池屬鄉村型態,與都會型滯洪池多功能規畫用途不同;滯洪池重在調節分流洪峰,未顧及水資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