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工信部長、現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昨天坦承,中國已經走出了「人口紅利期」。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2015年全面實施二胎政策,鼓勵民眾生育,不過效果並不顯著,生育率反而持續下跌。前中國工信部長、現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昨天坦言,中國的「人口紅利期」已過去,且正進入高齡化社會,未來將必須重視人口就業、勞動力短缺等問題,預計2022年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30年新生兒人口會降至不到1100萬人。
據陸媒報導,苗圩昨出席第11屆財新峰會,他在會上表示,由於出生率下滑,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出現極大變化,坦承中國的人口紅利已過去,是目前已知的中國高官中,罕見承認人口紅利已經消失的一人。
苗圩表示,自中國開放二胎政策以來,出生率並沒有因此提升,反而逐年下降,逐漸走向人口老化的社會。他指出,從2010年至2019年,中國人口結構已從勞動力年齡人口占比74.5%減少至70.7%,但老年人比例卻從8.9%增加到12.6%,顯示高齡化社會已來臨。而2015到2019年,中國農民工總人數從2.77億人增加到2.9億人,雖然仍有成長,但成長率已經趨緩。
開放二胎 出生率未升反降
另一方面,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新生兒人口較2017年少了200萬人,2019年再下降58萬人,預計2030年新生兒人口會降至不到1100萬人。
苗圩指出,中國人口成長與結構都發生巨大變化,近年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中國已進入高齡化社會,2035年老年人口占比將達28%,勞動力短缺問題會開始浮現,有機構則預測2025年中勞動力規模將比2019年減少23%。
苗圩指出,2019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5億人,人口比重高達18.1%。根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顯示,到2022年前後,中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並在此後10年內,加速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苗圩提醒,高齡化社會帶來的經濟成長、人口就業等問題,更值得高度重視,為因應勞動力短缺問題,與機器協作是大勢所趨,另也可能增加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中國「人口紅利」已經衰退甚至消失的說法,雖然早已被學者、媒體及民眾屢屢提及,但中國官方一直不願公開承認。苗圩昨天表示中國已走出「人口紅利期」,是已知中國高官中罕見承認人口紅利已經消失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