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藍海線通車 遠眺台灣海峽 |2020.11.15 語音朗讀 29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銜接藍海線台北海洋大學站與沙崙站的藍海橋,成淡海市鎮的新地標。圖╱中央社 淡水漁人碼頭站旁人行道設有鏤雕光棚,當日光穿透,滬尾戰役歷史故事投射在地上。圖╱中央社 藍海線沙崙站的柱體刻畫滬尾之役場景。圖╱中央社 【本報新北訊】淡海輕軌第一期藍海線今日通車,成為第一條能遠眺台灣海峽的捷運,行經「藍海橋」時,白天能看見波瀾壯闊的浪潮,傍晚可欣賞瑰麗淡水暮色,夜間還有光雕投影,成淡海市鎮新地標。藍海橋淡海市鎮新地標「藍海橋」銜接藍海線台北海洋大學站與沙崙站,為全長約一百二十點七公尺、最大拱高二十五公尺的鋼拱橋。藍海橋側設自行車道,串連公司田溪兩旁既有金色水岸自行車道,民眾可沿自行車道緩緩騎乘,體驗和輕軌列車並行,飽覽台灣海峽風光。捷運局表示,目前規畫每周三、五晚間六時到十時,於藍海橋投影不間斷光雕秀;黃、橘、紅、藍色變化,概念來自淡水夕陽光暈落倒影,漸漸由黃、橘、紅緩慢低垂落幕後,回歸寧靜藍。此外,旅客可搭輕軌到濱海沙崙站,從沙崙沙灘旁自行車步道一路騎到漁人碼頭,沿途有海景、綠蔭與不少特色餐廳;回程改搭藍海線,趕在太陽下山前,從藍海橋上欣賞絢爛夕色灑落台灣海峽,是一大亮點。淡海輕軌第一期藍海線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存有一百三十六年前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跡,新增設的台北海洋大學站、沙崙站與淡水漁人碼頭站,以博物館為概念,透過柱體、畫作及鏤雕等設計,重現「滬尾之役」意象,書寫新北淡水歷史底蘊。淡水古蹟博物館長柏麗梅表示,車站裝置藝術包含柱體、畫作與鏤雕等,除於柱體上刻畫戰役場景,也有國外博物館常見羅馬柱體,出、入口還藏有「船舶」、「砲彈」等圖樣小巧思,呈現當年激烈戰況。柏麗梅特別推薦到沙崙站欣賞黃槿花鏤雕,靈感來自鄰近古戰場遺跡外城岸,當年法軍在這裡登陸,清軍以種植大量林投樹、黃槿樹等天然生態屏障抵禦,站外設代表法國的紅、白、藍色立桿,象徵法軍搶灘進攻。鏤雕光棚投射歷史故事淡水漁人碼頭站旁人行道設有鏤雕光棚,以波浪形式頂棚帶出戰役發生於河海交界處水波意象,當日光穿透,歷史故事會投射在地上。柏麗梅表示,原本就有古戰場相關走讀活動,但過去只能靠口說描述,未來結合三站,透過畫作、站體設計及周邊裝置藝術等,帶領民眾穿越古往今來。新增三站區間自今日通車到十二月十四日,民眾持電子票證可免費搭乘,十二月十五日起收費,從淡海輕軌紅樹林站到淡水漁人碼頭站,票價訂為三十元。新北捷運公司表示,藍海線通車後,淡海輕軌將採兩種營運模式,分別為紅樹林站到崁頂站,及紅樹林站到淡水漁人碼頭站,與綠山線重疊路段班距縮短到尖峰六分鐘、離峰七點五分鐘,類似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營運模式;新增三站旁,都有公車、YouBike等轉乘設施。 前一篇文章 花蓮天空之樹 90歲老榕染病 斷根重生 下一篇文章 秋老虎發威 本周上看30℃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無敵海景好望角 啟動ROT案高鐵延伸宜蘭 環評初審通過比阿公店水庫大 草嶺堰塞湖恐潰堤台灣好行觀巴 推郵輪概念車颱風尾發威 豪雨加滿潮彰化泡水通霄沙雕藝術節 如期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