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築進藏鐵路 雄心始自清朝

 |2020.11.14
1537觀看次
字級
青藏鐵路是第一條進藏的鐵路。圖/取自網路
川藏鐵路號稱最難建的鐵路,圖為鐵路工程人員鋪軌情形。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川藏鐵路最後一塊拼圖的「雅安至林芝段鐵路」,八日舉行開工動員大會,專案建設工期為十年,預計二○三○年後川藏鐵路通車。川藏鐵路是進藏的第二條「天路」,具有突出的軍事、政經價值,早自清朝,歷經民國,甚至是英國人,都曾想修建進藏鐵路,不過礙於難度高而作罷。

川藏鐵路全長一千七百四十二公里,分三大路段。成都至雅安的路段「成雅鐵路」於二○一八年底前通車;林芝至拉薩路段「拉林鐵路」在二○一四年開工,預計明年完工;而最後一塊拼圖的「雅安至林芝段鐵路」是川藏鐵路的中間軸,也是最難施工的一段。

中國人想進西藏,可追溯到國父孫中山的「實業計畫」,甚至是清朝晚期;英國也想修建進藏鐵路,打通英屬印度與西藏之間的貿易與政治聯繫,不過都礙於工程複雜困難而作罷。

成都至拉薩 從2天縮為半天

對北京而言,川藏鐵路具有突出的軍事、政治與經濟價值。國防價值在後勤補給,通車後,成都至拉薩的時間將從四十八小時縮短至十二小時,北京到拉薩的時間將從四十二小時縮至二十二小時,更重要的是,二線部署的軍事力量將能在十二小時內到達前沿。

在西藏邊境縣附近部署軍隊的成本,是在成都附近的七倍。在青藏鐵路建成以前,承擔國防運輸的功能主要是三條鐵路,即川藏、新藏和青藏公路;青藏鐵路建成後,一度承擔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進藏物資的運輸任務,解放軍駐藏軍隊的戰鬥力和戰略威懾力有了提高。因此,川藏鐵路通車後,在大陸因應與印度等國的邊境衝突方面,將具備高度的軍事價值。

政治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說,建設川藏鐵路「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對推動西部地區特別是川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就北京的立場而論,由於西藏難進,對「統一」造成障礙,也落入他國干涉大陸內政的口舌;官方更提及,在「和平解放」前,西藏實施的是農奴制。因此,修建川藏鐵路,有利於加強西藏與北京之間的聯繫,增進西藏的經濟建設,也具政治意涵。

跨江特大橋 距江面7百公尺

至於興建川藏鐵路有多難?以難度相對低的「拉林鐵路」而言,標誌性的工程之一「巴玉隧道」,岩石層層積累的重量和構造運動潛藏的勢能,隨時可能因工程的攪動而釋放出來,即「岩爆」。由於地熱的影響,隧道內的溫度可能高達攝氏四十七度,而川藏鐵路有三十五座超過十公里的特長隧道。

此外,路線行經之地生態環境脆弱,又經過大貓熊棲息地,官方在大興土木的同時,也須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育。而川藏鐵路橫跨怒江的特大橋,橋面距谷底江面超過七百公尺,比上海中心大廈的塔頂段還高出七十公尺,高度落差極大,亦是亟欲克服的難題。

大陸有分析指出,當二○一一年提出修建川藏鐵路時,有外國的工程師預估需要費時百年才能達成,但是北京是以「中國速度」之姿擘建川藏鐵路,不會因利潤、資金不足而撤守,或是在方案上搖擺不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