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認為總統府前的「入聯看板」是廣告物,依法應申請設立,否則要開罰甚至拆除;但行政院強調「入聯公投」是國家政策,和警察局外高掛的反毒看板性質相同,都是政令宣導,不需事前申請,「市政府有種就統統拆掉」。
兩年前玉山官邸整建圍牆,國民黨議員檢舉占用人行道,市府官員到場作勢制止施工,結果不了了之,接著中正紀念堂更名風波也是如此;現在同是國民黨議員檢舉,市政府跟著動作,但地點是更敏感的總統府,是憲警重兵駐守的博愛特區,市府真敢、真能強行拆除?
其實,若說入聯看板是廣告,而警局反毒布條是政令宣導,實在說不過去。「入聯看板」當然是政令宣導,藍陣營儘管可以不同意入聯政策,但硬要把「入聯看板」說成是廣告,難道不是一種「只問藍綠、不問是非」?一家所謂統派媒體的記者也評論說:「未必能說服無藍綠立場的中間民眾。」
的確,這種地方與中央的對峙,除了順應藍綠各自支持者意向外,只是讓民代秀了一場,台北市政府有必要浪費力氣嗎?
針對政府全面推動入聯公投,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在美濃拜訪蕉農時,得知欠收時賠錢,豐收時價賤也賠,蕉農建議他,若當選總統應拓展外銷,幫助蕉農生計。馬英九因而表示,幫助蕉農解決困境,比入聯更重要。
的確,作為在野黨固然應監督政府,但也應判斷問題輕重緩急,把力氣用在對的地方,類似「入聯看板」的事,拆不拆對民生大眾有何直接、具體影響?國民黨拆成了,馬英九就會多得選票嗎?台北市政府的政績就比較漂亮嗎?
一個有作為的在野黨,應做到「民之所向,長在我心」,而不應徒然地、意氣用事「為反對而反對」,否則如何在明年選舉時再次「政黨輪替」?
蕭仁志(台北市/出版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