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巡禮 1分鐘帶你看懂莫高窟

 |2020.11.11
3521觀看次
字級
圖說:莫高窟,俗稱千佛洞,規模宏大包涵中國、西域的傳統文化藝術。圖為莫高窟中段第96窟外的窟檐。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影片來源:bilibili

【本報綜合報導】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莫高鎮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公尺,高50公尺。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公尺、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餘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

圖說:第61窟「五台山圖」局部,描繪後晉至後漢年間山西五台山一帶道觀林立的景象。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規模宏大的莫高窟不僅包涵了古代中國以及西域的傳統文化藝術,更因其壁畫與彩塑藝術的宏富輝煌、內容的博大精深,得到了「世界藝術畫廊」、「牆壁上的博物館」、「世界藝術寶庫」的美譽。可是在近代以來,莫高窟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

圖說:盛唐時期繪成的第103窟壁畫一隅,描繪唐僧玄奘由天竺取經後,東返長安途中的情景。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圖說:第220窟壁畫《無量壽經變》。圖/敦煌學大辭典


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回鶻時期的莫高窟發展到了史上最大的的頂峰,目前所看到的有名或者清晰完整的畫像、佛教雕刻基本都是在這個時期修復和新建的。

圖說:第259窟內的禪定佛像,坊間有「東方蒙娜麗莎」雅稱。該窟約建於北魏太和年間,後於宋代重修。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裡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

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檯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公尺、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圖說:發現藏經洞的道士王圓籙。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