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水利署中水局擬聯合運用大甲溪、大安溪水源,開闢近二十公里輸水管線調度、穩定大台中用水,但長年遭質疑為了中科跟農民「搶水」,加上近期水情不穩,時機格外敏感。環評專案小組昨審查,中水局強調不會影響灌溉,農民仍擔憂若工業用水吃緊將優先調度農水,「重蹈桃竹苗停灌覆轍」,但僅一名委員反對開發,全案通過初審將闖大會。
此案二○一○年就通過環評,因行經斷層帶又未提出保障農水計畫,二○一一年遭法院撤銷環評結論,進入二階審查,歷經替代方案可行性規畫、範疇界定會議、公聽會等程序,今年才送環評初審。中水局指出,在人口成長、經濟發展下,大台中公共用水缺口將達每日二十二萬公噸,但此案不會影響農水,有剩餘流量才會用來調度,並承諾未來水源調配小組會邀請農民代表協商參與。
昨有農民北上反對開發,批評桃竹苗才剛停灌「還選在這個時間開會」,即使中水局聲稱不會影響農水,但農水署今年掛牌第一件事就是「鎖上桃竹苗灌溉水門」,將來若面臨工業用水缺乏,恐怕也不會為農民主張權益,未來等於多一條水管把水源拉走,但「一杯水兩個人喝,一定比一個人喝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