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遏止預售屋炒房歪風,中央與地方聯手,在六縣市、二十三建案祭出大規模聯合稽查。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遏止預售屋炒房歪風,內政部昨日表示,上月三十一日在六縣市、二十三建案大規模聯合稽查,查獲逾七成、十七建案違反定型化契約規定,要求限期改正。
兩案疑似廣告不實,尚未取得建照卻誤導消費者或使用紅單,若後續調查屬實,最高可罰兩千五百萬元。官員表示,後續不排除持續展開聯合稽查,端正市場歪風。
內政部同時表示,會積極推動成交資訊申報登錄修法,將預售屋全面納入申報範圍、增加主管機關查核權,及加重申報不實價格罰則,以提供更完整、正確、即時的預售屋交易資訊。
內政部地政司長王成機強調,過去預售屋聯合稽查多僅止於地方層級,這是近年首度拉高到中央層級,由中央、地方共同合作,宣示導正市場交易秩序的決心。
王成機表示,首波聯合稽查前往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六縣市,是由地方政府盤點市場狀況並提出二十三個建案,由中央、地方消保、地政及建管單位聯合稽查,鎖定預售屋未取得建照就銷售、使用紅單、廣告不實、買賣契約是否合規、代銷人員執業是否合法、接待中心是否取得雜項執照等六大面向。
稽查結果,二十三場建案中,有高達十七場,其買賣定型化契約存在或多或少程度不等的瑕疵,最嚴重的問題在於交屋保留款,依規定應為房地總價百分之五,但不少建商僅在契約中給予五萬、三萬,甚至僅百分之一的保留款,明顯違反規定。
王成機表示,違反買賣定型化契約部分,將交由縣市政府要求限期改正,桃園市當場開單,給予十五天改正期,若屆時仍未改正,可依據消保法處三萬到三十萬罰鍰,並可按次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