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養生還不夠 4大養心秘訣讓你身心都健康 楊旻芳 |2020.10.23 語音朗讀 26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身心平衡才是真正健康。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多數人都非常注重養身,卻很少聽到有人談養心之道,養身固然非常重要,身心都安頓好才是真健康,不過,人們通常會花大錢吃補藥、營養保健,吃進大量的食品,卻沒有去照顧自己的心,事實上「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動補不如心補」!4大養心秘訣 讓退休後身心都健康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聞振祺表示,可以藉由「養心」,讓自己生活的更有趣味,那麼要如何來養心呢?提供以下幾點給大家參考:1.年輕時就開始儲蓄將來年老時的生活本錢:大家都知道養老要有「老本」,但是所謂「老本」不應侷限在狹義的經濟上。聞振祺臨床心理師說,應當從年輕時,就開始儲蓄將來年老時的各項「人際關係的本錢」(老朋友)、「身體的本錢」(保養好的身體)、「心靈的本錢」(良好嗜好或是信仰)。圖說:年輕食就要與朋友保持互相關心互相陪伴並有良好嗜好或是信仰。圖/unsplash2.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積極且適當的使用軀體與腦力:許多銀髮族經常一退休,就放棄了原先規律的每日生活步調,整天懶散缺乏鬥志,其後就開始大小身體毛病不斷,最後甚至出現失智的現象。所以,聞振祺臨床心理師建議,銀髮族應當安排實際可執行的每日行程,使自己不斷學習與成長,積極且適當的使用軀體與腦力,讓身心都出汗,才可防老化。3.改變扭曲的負面思考: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許多的負面想法,例如「以偏概全」,「非黑即白」或是「標籤化思考」。聞振祺臨床心理師指出,應當避免這些負面思考,對於萬事萬物,多從正向去看,要作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負面的想法牽著鼻子跑。圖說:避免負面思考,對於萬事萬物,多從正向去看。圖/unsplash4.滿足目前所擁有的一切:該放手的,就要放手,怨天尤人,整天生氣而無法釋懷,只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自己看不慣卻氣得怒火衝冠,引起高血壓、腦中風、胃痛、胃出血、心臟病等,最後身心都受到影響。圖說:人生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不要過分執著。圖/unsplash養心就要避免生氣、計較 感恩、珍惜眼前的事物聞振祺臨床心理師提醒,銀髮族要「養心」,就必須避免生氣與計較。該放手給後輩的,就不要自己操煩:以樂觀豁達的心理,一切「隨緣」、「能伸能屈」的態度,面對生活,接受上蒼所給予的一切,珍惜上蒼所賜予的每一件事物,才是身心健康的法則。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鬆更多>>>>健康醫療網 前一篇文章 預防秋冬新冠疫情 中醫師提4招 下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 立冬到了,我應該要補冬嗎?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素食需求增2成 台北君悅飯店茶苑供蔬食餐點無心插柳柳成蔭 樸城草食打造植物系美式蔬食店疫情後吃健康 台北凱撒大飯店Checkers轉型蔬食吃到飽餐廳